[发明专利]一种特异色茶树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5824.7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5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付红伟;黄麟;吴彦稷;熊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九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异 茶树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色茶树栽培方法,在冬季或早春时,在种植地块的土壤中加入松散料后进行深耕,等待1~2个月后铺洒有机肥或农家肥进行旋耕,旋耕后平整土地,然后聚垄形成若干田垄;在田垄上挖若干种植坑,在种植坑中浇水湿润种植坑中的土壤,将带土茶苗放入种植坑中并填土压实,保持茶苗竖直,茶苗的所有根须都没入种植地块的土壤中,然后对茶树根部浇水至浇透;在茶苗根部及田垄之间铺设秸秆或木屑;对种植地块的土壤进行施肥,肥料为复合肥或尿素;到第二年冬季将在茶树表面喷洒石灰水或草木灰水。本发明改善了特异色茶树栽培过程中容易出现发育不良、成活率不高的情况,显著提高了茶树的产量,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异色茶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茶为一种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类经济作物,嫩枝无毛,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50年。
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在茶树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特异色茶树品种,如比较有代表性的紫鹃茶、中黄1号、中黄2号、中黄3号、白叶一号等,在现有的栽培种植过程中,多是常规操作,适用于传统茶树种植,对于新培育的特异色茶树栽培技术没有进行有效的、良好的整合优化,导致特异色茶树栽培过程中容易出现发育不良、成活率不高的现象,进而影响茶园的建设进度,最终导致茶树减产,影响茶农的经济收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异色茶树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本发明的方法改善了特异色茶树栽培过程中容易出现发育不良、成活率不高的情况,显著提高了茶树的产量,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异色茶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预处理:在冬季或早春时,在种植地块的土壤中加入松散料后进行深耕,所述松散料为河沙、草木灰、炉渣中的一种或多种,等待1~2个月后铺洒有机肥或农家肥进行旋耕,旋耕后平整土地,然后聚垄形成若干田垄;
(2)种植:在田垄上挖若干种植坑,在种植坑中浇水湿润种植坑中的土壤,将带土茶苗放入种植坑中并填土压实,保持茶苗竖直,茶苗的所有根须都没入种植地块的土壤中,然后对茶树根部浇水至浇透;
(3)茶苗防护:在茶苗根部及田垄之间铺设秸秆或木屑;
(4)追加肥料:对种植地块的土壤进行施肥,肥料为复合肥或尿素;
(5)杀虫:到第二年冬季将在茶树表面喷洒石灰水或草木灰水。
改善了特异色茶树栽培过程中容易出现发育不良、成活率不高的情况,显著提高了茶树的产量,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效益。
作为优选,所述松散料的用量为每亩地≥1000公斤。保证土地适宜的松散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肥或农家肥的用量为每亩地≥200公斤。保证土地有足够的肥料。
作为优选,所述田垄间的间距为1.5~1.8米。保证茶苗有良好的营养吸收。
作为优选,所述相邻两个种植坑之间的间距为20~30厘米。保证茶苗有良好的营养吸收。
作为优选,所述每亩地种植坑数量为1000-1500个,每个种植坑中种植茶苗2株。种植数量适宜,更有利于茶苗生长。
作为优选,所述秸秆或木屑的铺设厚度为8~10cm。可以更好地保护茶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九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九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5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