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子聚磁型双边永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7554.3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鹤云;李亚;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7 | 分类号: | H02K1/17;H02K1/14;H02K1/27;H02K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聚磁型 双边 永磁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子聚磁型双边永磁电机,涉及永磁电机领域,包括定子、电枢绕组、转子和非导磁转轴,非导磁转轴、转子和定子按照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定子包括定子铁心轭、定子外齿、定子内齿和定子永磁体,定子铁心轭设置在定子外齿、定子内齿与转子之间,相邻的定子外齿和定子内齿间形成空气槽,空气槽用于放置定子永磁体,定子轭和转子间形成定子槽,定子槽用于放置缠绕在定子铁心齿上的三相电枢绕组;本发明通过采用双边永磁的结构设计,将转子永磁体和定子永磁体在空间上分隔开,实现双向磁场调制效果,丰富了电机的气隙磁场,通过定子永磁体内嵌为V型聚磁结构,提高了有效气隙磁场谐波幅值,增强了定子永磁体的聚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电机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定子聚磁型双边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与传统感应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由于采用较高磁能积的传统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从而具有相对较高的功率/转矩密度和过载能力等优点。但此时,由于永磁体内置或表贴在转子表面,增加了转子永磁固定和机械加工难度。针对于此,各种定子永磁型PMSM电机被广泛提出和研究。但定子永磁型电机气隙磁密主次谐波为静止次谐波,不能贡献转矩,导致其转矩输出能力相对较低。
因此,结合转子与定子永磁各自优点,实现定子永磁与转子永磁气隙磁场叠加,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机转矩密度,在诸如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场合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聚磁型双边永磁电机,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定子聚磁型双边永磁电机,解决传统定子永磁和转子永磁电机转矩密度低、永磁体用量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定子聚磁型双边永磁电机,包括定子、电枢绕组、转子和非导磁转轴,所述非导磁转轴、转子和定子按照从内到外依次设置;
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心轭、定子外齿、定子内齿和定子永磁体,定子铁心轭设置在定子外齿、定子内齿与转子之间,相邻的定子外齿和定子内齿间形成空气槽,空气槽用于放置定子永磁体,定子轭和转子间形成定子槽,定子槽用于放置缠绕在定子铁心齿上的三相电枢绕组;
所述转子每极下设有一个径向充磁的永磁体、两个相邻的转子永磁体之间为转子齿,非导磁转轴外部围绕设置有转子轭。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永磁体是一种聚磁型结构,定子永磁体与转子之间设置有定子铁心桥,定子铁心桥用于保护定子永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永磁体磁化方向均指向非导磁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永磁体磁化方向均指向非导磁转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采用双边永磁的结构设计,将转子永磁体和定子永磁体在空间上分隔开,实现双向磁场调制效果,丰富了电机的气隙磁场;
2、本发明通过定子永磁体内嵌为V型聚磁结构,提高了有效气隙磁场谐波幅值,增强了定子永磁体的聚磁效果;
3、本发明通过将转子交替极设计,同时定子永磁体内嵌到定子齿内,定子永磁设置亦可视为一种交替极设计,在定子与转子侧采用双交替极设计显著提升双向磁场调制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机横截面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机的气隙磁密波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机的负载转矩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7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型电池均衡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注塑下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