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组件和卷曲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7716.3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9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召吉;丁立薇;廖富;后红琪;赵永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秦卫中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组件 卷曲 显示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和显示装置,该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部、联动组件和导向组件,该多个支撑部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联动组件与多个支撑部连接,导向组件用于限位联动组件以沿着预设轨迹移动,联动组件配置为随柔性显示屏移动以带动多个支撑部与柔性显示屏接触或分离。该支撑组件可以增加柔性显示屏对外界应力的抵抗能力,降低柔性显示屏因受应力过大而被损坏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柔性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组件和卷曲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面屏的屏占比不能出现大的突破的情况下,电子显示产品难以在满足用户追求大屏幕、大视野的同时,又满足携带方便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具有屏幕卷曲功能的卷曲显示产品应需而出。卷曲显示产品中的柔性屏可以满足卷曲功能,且屏幕收纳后的卷曲显示产品体积小,携带方便,是未来移动终端发展的趋势之一。
但是,当前的卷曲显示产品受限于自身的设计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屏容易被损坏,导致适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和卷曲显示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部、联动组件和导向组件,该多个支撑部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联动组件与多个支撑部连接,导向组件用于限位联动组件以沿着预设轨迹移动,联动组件配置为随柔性显示屏移动以带动多个支撑部与柔性显示屏接触或分离。
在该方案中,在柔性显示屏被抽出的状态下,联动组件随着柔性显示屏移动,而支撑部与联动组件连接,在联动组件的带动下,支撑部会与柔性显示屏接触从而对柔性显示屏进行支撑,以避免柔性显示屏在使用时被悬空,从而增加柔性显示屏对外界应力的抵抗能力,降低柔性显示屏因受应力过大而被损坏的风险。另外,在回收柔性显示屏后,在联动组件的带动下,支撑部也会与柔性显示屏分离从而不会对柔性显示屏的回收状态(例如卷曲)造成影响。
例如,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中,联动组件包括在导向组件上沿着预设轨迹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一连杆和在导向组件上沿着预设轨迹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连杆,多个第一连杆的每个第一连杆的两端限位在导向组件中,多个第二连杆的每个第二连杆的两端限位在导向组件中。在预设轨迹上,每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杆的相邻的两端位于一个第二连杆的两端之间。
在该方案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端部在预设轨迹上交替排布,如此,只需要拉动最初的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后面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都会被拖动,从而实现对全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拉动。
例如,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中,相邻的第一连杆之一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相邻的第一连杆之另一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连杆包括第五端和第六端。沿着预设轨迹,第五端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六端位于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沿着预设轨迹,第二端和第五端连接至一个支撑部的两端,第三端和第六端连接至另一个支撑部的两端。
在该方案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以在带动支撑部移动的同时,通过同一个支撑部实现力(例如拉力)的传递,从而实现对其它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支撑部的拉动。
例如,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中,导向组件包括彼此间隔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间隙的延伸路径为预设轨迹,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彼此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设置有滑轮,滑轮限位于凹槽中。
例如,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中,导向组件包括一条导轨,导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设置有滑轮,滑轮嵌入在凹槽中。
例如,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中,预设轨迹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第一线段和第三线段基本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7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盲埋孔线路板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