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7782.0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3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宇;马骁萧;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12 | 分类号: | A61B1/12;A61B1/273;A61B1/31;A61B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丁倩 |
地址: | 43604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组件 聚焦 显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包括探头组件及清理组件,探头组件包括探头罩、照明元件及显微物镜探头;清理组件包括外壳、转动套筒、驱动件、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及弹性带,驱动件与转动套筒连接且用于驱动转动套筒转动,第一固定块固定于透明面板的边缘,第二固定块固定于转动套筒上,弹性带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上,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块上,当第二固定块跟随转动套筒转动时,弹性带贴合于透明面板移动。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件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以使第二固定块转动,从而使弹性带贴合于透明面板移动,并清除透明面板上的污物,避免了污物对显微物镜探头的成像效果造成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
背景技术
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是将传统实验室桌面使用的共聚焦显微镜原理运用到内窥镜技术当中的医疗器械,已广泛用于胃镜和结肠镜的检查当中。临床实践表明该装置对于某些胃肠道常见疾病,比如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癌、胃炎、胃肠上皮化生、胃不典型增生、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尤其是较小病灶以及早期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并有可能在未来替代传统的内镜活检与病理学检查。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显微物镜中所得到的图片信息转换成电子信息,再通过电路转换电子信息,最终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在使用过程中,常常由于镜头被污物所覆盖造成图像模糊或产生斑痕,从而影响正常检查和诊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用以解决现有的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的镜头易被污物所覆盖造成图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包括:
探头组件,所述探头组件包括探头罩、照明元件及显微物镜探头,所述探头罩具有一密闭的元件腔,所述探头罩还具有一用于供光信号通过的透明面板,所述照明元件及所述显微物镜探头均内置于所述元件腔内;
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外壳、转动套筒、驱动件、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及弹性带,所述外壳具有一容纳腔,所述探头罩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筒套设于所述探头罩上且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转动套筒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动套筒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套筒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所述透明面板的边缘,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所述转动套筒上,所述弹性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当所述第二固定块跟随所述转动套筒转动时,所述弹性带贴合于所述透明面板移动,以清除所述透明面板上的污物。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套筒上,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均套设于所述转动套筒上,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圈均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微型电机、齿轮及齿圈,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圈内置于所述转动套筒内且与所述转动套筒同轴设置,所述齿圈的外侧壁与所述转动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齿圈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探头罩上,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型电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转动套筒与所述探头罩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探头罩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7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松蕈及其用于生产麦角硫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筛选定位式多层锅巴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