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年关节破坏进展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8207.2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9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戴冽;马剑达;张学培;莫颖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5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单香杰 |
地址: | 510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 类风湿 关节炎 患者 一年 关节 破坏 进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年关节破坏进展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免疫病理学标记评分测定模块、优化的滑膜的细胞免疫学评分计算模块、关节破坏进展风险比对模块和风险结果显示模块。所述系统首次采用滑膜相关的免疫病理学标记构建而成的评估指标‑‑优化的滑膜的细胞免疫学评分作为预测指标来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年关节破坏进展的情况,可提前一年精确地筛选出关节破坏进展的高危患者,使高危患者能够提前一年得到强化治疗,从而更有效地减少或阻断这些患者出现关节破坏进展,这对于RA的精准治疗、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年关节破坏进展的系统。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造成人群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我国,RA患病总人数达500~600万,是导致女性肢体残疾的首要病因(占9.4%,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70%以上的RA患者存在关节侵蚀破坏,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每年直接用于RA治疗的费用和患者工作能力障碍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因此尽早控制病情、早期阻断关节骨破坏、降低RA致残率,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控制医疗费用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RA病情呈异质性,不同的患者出现关节破坏进展的风险不一,部分患者容易出现关节破坏进展。然而,目前尚无明确的预测指标。寻找预测RA患者出现关节破坏进展的指标一直是目前风湿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从患者的临床特征(如女性、吸烟、出现足趾关节受累、对激素治疗反应不好等),结合遗传学、血清及影像学的角度寻找预测RA关节破坏进展的指标或模型。遗传学指标方面:遗传基因HLA-DR4阳性或具有共同表位(shared epitope,SE)的RA患者容易出现关节破坏进展。近年研究则发现,与RA关联性最强的遗传易感基因HLA-DRB1等位基因的变异及TNFAIP3-OLIG3、PTPN22等易感基因的变异也可作为RA患者关节破坏进展的预测因素。血清学指标方面:①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持续升高的RA患者更容易出现进展,但CRP和ESR反映全身炎症,其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ESR,因此预测关节破坏进展的价值有限。②自身抗体: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或滴度升高不仅已被纳入RA诊断标准,而且抗体滴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关节破坏进展,其中抗CCP抗体与关节破坏进展的相关性更强,预测关节破坏进展的特异性高于RF。③软骨/骨代谢及破坏相关标记物: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戴冽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动态监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持续升高3~6个月是预测RA患者一年关节破坏进展的重要指标。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是调节RA骨代谢极其重要的通路,研究发现血清OPG与RANKL比值越低的患者出现五年关节破坏进展的风险越高。影像学指标方面:如早期出现影像学骨侵蚀改变的RA患者发生关节破坏进展或快速进展的风险升高。关节能量多普勒超声滑膜炎评分与RA关节破坏进展密切相关。MRI显示的骨髓水肿对RA患者一年、2年及5年的关节破坏进展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然而,总体来说,尽管目前已发现的临床特征、遗传学、血清学及影像学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RA患者关节破坏进展的风险,但这些因素带来的具体风险不明确,并且在实际临床实践中,同一患者可能同时有不同的风险因素,那么这些风险因素的总体效应如何计算,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因此临床医生很难根据这些风险因素准确筛选出关节破坏进展风险高的RA患者。为此,临床急需预测关节破坏进展的具体风险指标,从而建立一种精准的预测RA患者一年关节破坏进展的系统,以精准识别高危患者,实现精准治疗、降低RA致残率。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8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