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用气缸盖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9716.7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杉本智;市川隆行;畑田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F02F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宋晓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缸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用气缸盖罩,其被改进为,即使是分离器内装规格和分离器外装规格的各种发动机,也能够实现各自的气缸盖罩的共通化,从而能够因模具费用的节减而降低成本。发动机用气缸盖罩具有:罩内气体通路(W);气体出口(20),形成于罩内气体通路(W)的终端部的气缸盖罩壁(3a);气体中间出口部(18),以面对罩内气体通路(W)以外的罩内空间部(S)的状态形成于气缸盖罩壁(3a);气体中间入口部(19),以面对罩内气体通路(W)的状态形成于气缸盖罩壁(3a),气体中间出口部(18)和气体中间入口部(19)能够在形成有贯通气缸盖罩壁(3a)的通孔(18a、19a)的开通规格和未形成有通孔(18a、19a)的封闭规格之间进行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气缸盖罩,该发动机用气缸盖罩适用于工业用发动机、行驶车辆用发动机等发动机,并且所述发动机具有窜漏气体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窜漏气体回流装置的发动机中,大多数采用如下结构:使来自曲轴箱的窜漏气体通过气缸盖罩后取出至发动机外再返回到进气通路。在该情况下,在形成于气缸盖罩的内部的罩内气体通路中,通常装配有用于去除窜漏气体中的油成分的油分离器(油过滤器)。这样,已知专利文献1等公开了具有将油分离器装配于气缸盖罩内的结构即所谓的内装分离器的发动机。
另外,也存在采用将油分离器作为专用的部件装配于气缸盖罩的外部的结构即发动机外装油分离器的发动机,例如,已知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柴油发动机。在发动机外装油分离器中,配置空间的制约宽松,因此,具有能够安装具有充分的容量的大的油分离器的优点。
也就是说,气缸盖罩内装油分离器虽然容量有限,但具有紧凑地集中窜漏气体回流装置的优点,在具有容量富裕的发动机外装油分离器的情况下,存在配置的制约严格且发动机容易体积大的缺点。
以往,根据发动机的大小、搭载机种等各种条件来选择内装还是外装。
例如,在排气量相同或略有不同的系列发动机中,根据所搭载的农机的种类、在出口国的使用方法等,虽然基本上是相同的发动机,但有时设定内装油分离器规格和外装油分离器规格这两者。在这两者的规格中,由于气缸盖罩上的窜漏气体的配管布置大不同,因此,需要适用于各自的规格的气缸盖罩。
因此,气缸盖罩的模具也需要两种,虽然基本上是相同的发动机,但模具费用倍增,从而在生产成本或者作为商品的成本价高这一点上留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2-188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36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用气缸盖罩,其通过结构设计被改进为,即使是气缸盖罩内装油分离器规格和发动机外装油分离器规格的各种发动机,也能够实现各自的气缸盖罩的共通化,从而能够因模具费用的节减而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发动机用气缸盖罩,其特征在于,
具有:
罩内气体通路,用于将来自曲轴箱的窜漏气体向进气通路引导;
气体出口,形成于所述罩内气体通路的终端部的气缸盖罩壁;
气体中间出口部,以面对所述罩内气体通路以外的罩内空间部的状态形成于气缸盖罩壁;以及
气体中间入口部,以面对所述罩内气体通路的状态形成于气缸盖罩壁,
所述气体中间出口部和/或所述气体中间入口部能够在开通规格和封闭规格之间进行选择,所述开通规格是为了能够进行向发动机外装油分离器的窜漏气体供排通路的连通连接而形成有贯通气缸盖罩壁的通孔的规格,所述封闭规格是为了能够进行向气缸盖罩壁的内部侧的油分离器配置而不形成所述通孔的规格。
就本发明而言,关于上述结构(技术方案)以外的特征结构或技术方案,参照权利要求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97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确定晶片缺陷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电子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