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筛选和仪器分析的大闸蟹品质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9763.1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8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方;郭宏慧;夏文水;姜启兴;于沛沛;许艳顺;高沛;余达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F16/951;G06F16/33;G06F16/338;G16C20/20;G16C20/30;G16C20/70;G06K9/62;G01N30/06;G01N30/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筛选 仪器 分析 大闸蟹 品质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筛选和仪器分析的大闸蟹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数据挖掘:确定大数据挖掘的数据源网址,采用Python编程获取消费者对大闸蟹的评论数据,利用分词库、停用词库抓取大闸蟹感官属性词语;
感官描述词语库建立:建立大闸蟹风味轮和感官描述词语库,采用“wordcloud”库获得可视化的词频统计,其中,感官描述词语库为鲜美、肥美、鲜甜、清甜、鲜香;风味轮描述词,对于蟹肉有腥味、鲜味、奶香、青草、清甜、玉米味、烤香,对于蟹膏、蟹黄有油脂味、生番茄味、土腥味、清甜;
所述可视化的词频统计,包括大闸蟹总体风味特征、不同地域大闸蟹风味特征、大闸蟹风味偏好时代变迁特征;
关键风味化合物确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通过气味活度值OAV计算,获得气味活性物质;
风味特征的量化与评价:筛选高频词汇指向的关键风味化合物,选择含量高且差异显著性明显的成分作为主成分分析的指标,建立风味品质评价模型;
其中,筛选所得关键风味化合物:
当为蟹肉时,关键风味化合物:三甲胺i=1、己醛i=2、壬醛i=3、癸醛i=4、异戊醛i=5、3-甲硫基丙醛i=6;
当为蟹膏、蟹黄时,关键风味化合物:辛醛i=1、壬醛i=2、反-辛烯醛i=3、反-壬烯醛i=4、顺-癸烯醛i=5、壬-2-烯醛i=6、癸-2-烯醛i=7、1-辛烯-3-酮i=8、反-2-顺-6-壬二烯醛i=9;
其中,所述评价模型建立方法包括,筛选OAV1且大数据高频词汇指向的关键风味化合物,计算各主成分的成分系数:F1的成分系数为A1X1、A1X2…A1Xn,F2的成分系数为A2X1、A2X2、A2Xn,FK的成分系数为AKX1、AKX2、AKXn;
各主成分的方程分别为F1=A1X1*X1+A1X2*X2+…A1xn*Xn,F2=A2X1*X1+A2X2*X2+…A2XN*Xn,FK=AKX1*X1+AKX2*X2+…AKXn*Xn;
以不同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
利用综合评价函数F=
将不同大闸蟹的风味化合物测量值带入公式计算得分,通过比较得分,得出不同大闸蟹风味的优劣;
风味量化评价模型的验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大数据筛选和仪器分析的大闸蟹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挖掘,包括利用淘宝网、京东网、大众点评网站和饿了么网站公开的电商平台和网络评价平台作为数据源采集大闸蟹评论信息,根据网页源代码中的标签进行数据清洗和筛选;
通过Python的requests模块请求、json数据的处理、re模块解析,设计延时等待和翻页处理,设计感官描述词相关化规则,进行结构化信息的提取和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97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胶装置
-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产品流通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