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合成(S)-2-氨基丁酰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9978.3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晶晶;谷绪顶;程加铭;陈恬;张锦涛;程祖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02 | 分类号: | C12P13/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公孙鸿健 |
地址: | 2245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氨基 丁酰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法合成(S)‑2‑氨基丁酰胺的方法,属于药物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采用化学合成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酶法合成(S)‑2‑氨基丁酰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氨基供体存在下,在催化量的脂肪酶作用下,将底物(S)‑2‑氨基丁酸甲酯进行催化氨解反应,得到相应的产物(S)‑2‑氨基丁酰胺;所述脂肪酶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专一性,形成S‑型的手性构型的产物,具有手性纯度高的效果,产物的ee值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法合成(S)-2-氨基丁酰胺的方法,属于药物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商品名为开浦兰)是比利时UCB公司研发的一种吡拉西坦类药物,化学名为(S)-а-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酰胺。与传统的治疗癫痫的药物相比,LEV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可作为添加剂治疗儿童各种癫痫病,尤其对于复杂局限性发作、肌阵挛发作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同类药物相比,LEV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量和中毒量相差大,用药安全,且副作用小;(2)主要代谢途径不经过肝药酶系统,与其它抗癫痫药物无相互作用;(3)口服吸收迅速,绝对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呈线性药代动力学。另一方面,癫痫病是一种长期性且难以治愈的疾病,对于一般患者而言,服用LEV进行治疗将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因此,开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合成LEV的工艺路线,不仅可以满足广大癫痫病患者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可以填补我国长期以来该类药物品种单一的现状,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S-2-氨基丁酰胺是左乙拉西坦的关键手性中间体。目前,国内外已有报道化学合成S-2-氨基丁酰胺的工艺,例如以正丙醛为原料与碳酸氢铵和氰化钠反应生成L-2-氨基丁氰,在常压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2-氨基丁酰胺,最后拆分成盐得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此方法反应条件苛刻,原料危险,对操作人员危害大,难以实现工业化的大生产。
又如现有的以2-溴丁酸为起始原料,先与氯化亚砜生成2-溴丁酰氯,与氨水反应得混旋的2-氨基丁酰胺,经L-酒石酸拆分,后成盐得到。但是2-溴丁酸原料成本较高,不利于环保方面的要求。
相比于化学催化合成来说,生物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手性化合物制备方法。国内外已有酶法合成光学纯(S)-2-氨基丁酰胺的工艺报道。如利用腈水合酶立体选择性水合2-氨基丁腈,从而获得S-2-氨基丁酰胺,收率和光学纯度分别达到43%和89%,但是现有酶法的合成报道较少,且收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酶法合成(S)-2-氨基丁酰胺的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的工艺,且产物收率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酶法合成(S)-2-氨基丁酰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氨基供体存在下,在催化量的脂肪酶作用下,将底物(S)-2-氨基丁酸甲酯进行催化氨解反应,得到相应的产物(S)-2-氨基丁酰胺;所述脂肪酶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9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膏熔模铸造调制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流水线快慢速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