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环境试验用凹型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0152.9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6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章;钟勇;柏遇合;吴帅;苏艳;周堃;赵方超;杨小奎;李军念;吴云章;李昌范;李健;罗来正;佘祖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环境 试验 用凹型 支撑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自然环境试验用凹型支撑装置,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支架(3),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支架(3)上设置有弧形托架(2),每个弧形托架(2)内侧用于容纳棒状样品(1),在每个弧形托架(2)上径向设置有多个支撑调节杆(8),每个支撑调节杆(8)顶端位于弧形托架(2)内侧,所有支撑调节杆(8)轴线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于棒状样品(1)的轴线,由所有支撑调节杆(8)顶端组成的弧面与棒状样品(1)的外壁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环境试验用凹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弧形托架(2)上径向设置有套管(9),套管(9)数量与支撑调节杆(8)数量一致,支撑调节杆(8)伸入套管(9)内,在支撑调节杆(8)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限位孔(10),在套管(9)上设置有定位孔,支撑调节杆(8)位于预设位置后,采用销钉(7)插入定位孔和限位孔(10)中以实现对支撑调节杆(8)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环境试验用凹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弧形托架(2)上径向设置有套管(9),套管(9)数量与支撑调节杆(8)数量一致,套管(9)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在支撑调节杆(8)上设置有外螺纹,支撑调节杆(8)伸入套管(9)内并与套管(9)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然环境试验用凹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托架(2)包括内弧板(5)、外弧板(4)和套管(9),内弧板(5)与外弧板(4)同轴布置,套管(9)一端固定连接内弧板(5),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弧板(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环境试验用凹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托架(2)的弧形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环境试验用凹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调节杆(8)包括杆部(83),杆部(83)上端包覆有橡胶帽(81),杆部(83)下端连接尾帽(90);在杆部(83)和尾帽(90)上同轴设置有相通的孔,在孔内设置有活动杆(86),在活动杆(86)上设置有环形凸台(84),孔的中间段设置有腔室(87),腔室(87)直径大于孔的直径;在活动杆(86)上套设有弹簧(85),弹簧(85)上端抵靠在环形凸台(84)上,弹簧(85)下端抵靠在腔室(87)底壁;当弹簧(85)处于自由状态时,环形凸台(84)上壁抵靠在腔室(87)顶壁,活动杆顶部(82)伸出支撑调节杆(8)顶端,活动杆底部(89)位于孔内;当活动杆顶部(82)被下压至与支撑调节杆(8)顶端齐平时,弹簧(85)被压缩后,环形凸台(84)上壁远离腔室(87)顶壁,活动杆底部(89)伸出支撑调节杆(8)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然环境试验用凹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杆部(83)上的孔为二级阶台孔,位于尾帽(90)上的孔为一级阶台孔,尾帽(90)与杆部(83)呈螺纹连接,且当尾帽(90)与杆部(83)配合后,尾帽(90)上一级阶台孔的阶台壁(88)作为腔室(87)的底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01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