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VG的内转式进气道流动控制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0183.4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贾要强;朱守梅;刘小勇;李大进;马力;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04 | 分类号: | F02C7/04;F02C7/057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地址: | 10007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vg 内转式进气道 流动 控制 方法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基于MVG的内转式进气道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所述内转进气道唇口反射激波与进气道壁面的顶板、底板的交线周向均布一圈MVG,方向为无粘流场的流线方向,对应顶板、底板的位置分别均布半圈MVG,分别为对应顶板位置的MVG、对应底板位置的MVG;所有MVG均采用叶片式MV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每个MVG的前缘高度为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每个MVG的厚度均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每个MVG的长度均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每个MVG的尾缘高度均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每个MVG均位于边界层内,各MVG均根据当地边界层厚度对其长度及尾缘高度进行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各个MVG尾缘高度的取值范围均为0.4~0.7倍边界层厚度。
8.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内转式进气道流动控制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所述一圈MVG。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在吸气式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01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