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光外置电子标签光缆卡扣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0451.2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赫;李为;吴书立;谢松华;王首佳;刘显华;周青宝;郑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0 | 分类号: | G06K19/00;G06K19/0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外置 电子标签 光缆 扣件 | ||
本发明属于通信光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光外置电子标签光缆卡扣件。反光外置电子标签光缆卡扣件由轴向开口的圆形管的卡扣件基体和矩形薄片反光条组成,反光条嵌在反光条槽内,电子标签平铺在标签槽内,卡扣件卡扣在光缆外表面,将电子标签稳定可靠地平行设置在光缆外表面,反光条在对光缆进行巡检或维护时提供目标光缆的反光标记。本发明能把电子标签可靠地应用到敷设在恶劣环境中的常规光缆,实现对光缆的快速巡检、维护的智能化管理。本发明适用于使用传统光缆或通信电缆的通信工程系统的光缆或通信电缆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与维护。
本发明属于通信光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光外置电子标签光缆卡扣件。
背景技术
针对管廊、隧道敷设的光缆、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在敷设完成之后,巡检过程与故障排查过程中,不能准确地找到线缆;为了方便对光缆的巡检和管理,采用在已经敷设的光缆上外置采用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但由于光缆敷设的环境恶劣,外置的电子标签容易脱落,需要一种既能把外置的电子标签可靠地附着在光缆外表面,又能为巡检和维护人员提供反光标标志的电子标签卡扣件。使用这种卡扣件,能对还在使用期限内的传统光缆(即没有设置内嵌智能电子标签的光缆)进行智能化管理和维护,防止信息标签易老化、脱落、丢失,以及标签无法重复使用和信息量少,维护时难以查找光缆;发生故障时,容易快速定位故障光缆;采用RFID技术对光缆的身份信息进行读写,实现对通信光缆的精准管理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反光外置电子标签光缆卡扣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光外置电子标签光缆卡扣件包括卡扣件基体1和反光条5,所述卡扣件基体1为轴向开口的圆形管,卡扣件基体1的管壁内径与使用光缆外置电子标签卡扣件的光缆6外径相同,管壁厚度为1.5~2.0mm,圆形管开口后所保留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的管壁,管壁对应的圆心角为190°~200°,卡扣件基体1的长度为使用的电子标签4长度的130~150%,在卡扣件基体1的外壁和内壁上分别有反光条槽2和标签槽3;
所述标签槽3为设置在卡扣件主体1内壁上沿轴向的矩形槽,标签槽3以卡扣件基体1的圆弧形管壁顶部轴向中线为对称轴沿轴向设置在卡扣件基体1的内壁上,标签槽3为不通透槽,标签槽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标签槽3的长度为电子标签4长度的105~110%,宽度为电子标签4宽度的105~110%,深度为卡扣件基体1的厚度的10~20%;
所述反光条槽2为设置在卡扣件主体1外壁上沿轴向的矩形槽,反光条槽2也以卡扣件基体1的圆弧形管壁顶部轴向中线为对称轴沿轴向设置在卡扣件基体1的外壁上,反光条槽2为不通透槽,反光条槽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反光条槽2的长度为标签槽3长度的105~110%,宽度为标签槽3宽度的105~110%,深度为卡扣件基体1的厚度的10~20%;
所述反光条5为矩形的薄片,反光条4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与反光条槽2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相同;
反光条5镶嵌在卡扣件基体1上的反光条槽2中,用超声波密封工艺方法将反光条5固定在反光槽2中,组成反光外置电子标签光缆卡扣件;
所述反光条5的材料为表面涂覆ZnS(硫化锌)、SrS(硫化锶)和CaS(硫化钙)混合荧光粉的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塑料板或硅胶塑料板;
所述卡扣件基体1的材料为硬质塑料,例如ABS硬质塑料,ABS塑料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体,三种单体相对含量能任意变化,制成各种树脂或塑料,本发明使用的为ABS硬质塑料;
所述卡扣件基体1在注塑成型后,经过国标GB/T 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二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F1温度高低温循环试验、方法F9老化试验以及方法E4冲击试验,卡扣件主体1上没有裂纹或目视能看见的损伤。
为防止损伤光缆6表面,所述卡扣件基体1的边沿经过倒圆角和去毛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0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