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0469.2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南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B65G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商祥淑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滚筒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结构,包括圆筒,所述圆筒左右两端部内腔固定连接有圈台,两个所述圈台外部固定搭接有对接管,位于两个所述圈台外侧上下两部均水平固定连接有螺丝杆,位于所述圆筒左方的对接管左端部固定连接有自锁伺服电机,位于两个所述对接管内腔外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本发明由于自锁伺服电机工作带动转杆旋转从而带动主动冠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五个随动小齿轮啮合旋转,保证内螺纹管旋转,内螺纹管旋转的同时带动长杆螺纹丝杆旋转啮合从而保证外弧板调整与圆筒的间距,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实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能方便地实行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带式输送机的滚筒通常包括筒体、辐板和滚筒轴,传统的带式输送机的滚筒的筒体通常通过辐板与滚筒轴固定安装连接,且辐板与滚筒轴之间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但键连接的方式会造成安装或拆卸及其不方便,针对大吨位的带式输送机滚筒通常需要采用压力机自轴向方向进行安装或拆卸,费时费力,不仅效率较低、而且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大。
经检索申请号201911264186.0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结构,包括滚筒轴、筒体、辐板和连接端盖;位于滚筒轴中部的筒体安装位置是大径段,滚筒轴的大径段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结构;辐板与筒体固定连接,辐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可允许滚筒轴穿过的滚筒轴安装孔;连接端盖相对于筒体左右对称设置为两件。虽然该带式输送机滚筒结构能够实现方便安装或拆卸,只通过行车吊装即可实现快速安装或拆卸,特别适用于带式输送机。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该技术方案中设置的辊筒的直径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导致对应的不同的传输带需求辊筒的直径来说更换起来十分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结构,包括圆筒,所述圆筒左右两端部内腔固定连接有圈台,两个所述圈台外部固定搭接有对接管,位于两个所述圈台外侧上下两部均水平固定连接有螺丝杆,位于所述圆筒左方的对接管左端部固定连接有自锁伺服电机,位于两个所述对接管内腔外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
所述圆筒外围设置有五个等夹角分布的外弧板,每个所述外弧板内面中间位置竖直固定连接有长杆螺纹丝杆,长杆螺纹丝杆活动贯穿于圆筒外壁中间位置,位于所述圆筒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五个等距分布的第二轴承,每个所述第二轴承的中轴均固定嵌入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内腔与长杆螺纹丝杆拧合贯穿,位于所述内螺纹管远离所述圆筒的端面固定连接有随动小齿轮,位于所述转杆中部固定套接有主动冠齿轮,主动冠齿轮与五个所述随动小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丝杆活动贯穿于对接管外围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拧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自锁伺服电机的驱动端水平向右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右端部与第一轴承的中轴固定插接,所述转杆的左端与位于所述圆筒左方第一轴承的中轴固定贯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弧板靠近所述圆筒的一侧左右两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活动贯穿于圆筒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弧板外壁为铝合金粗糙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南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南智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0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