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0842.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雷涛;贺荣正;文常松;陈训;李伟志;阮前垒;罗家龙;汤自坤;杨恒;李光娟;马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体系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工法,所述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支护桩施工:在基坑施工区域的侧面设置一列支护桩形成排桩;并在排桩的顶部设置冠梁;再在基坑施工区域的拐角位置设置支护桩形成立柱桩;并在立柱桩的顶部设置格构柱;加固施工:在相邻支护桩间设置至少一个高压旋喷止水桩;并在待加固的基坑侧壁边缘的支护桩上设置多个腰梁和/或冠梁;在基坑施工区域的拐角位置设置连接相邻支护桩的水平支撑板带;并通过锚杆将支护柱与既有建筑基础或围岩连接后,对非斜撑部分土方分层开挖至基底;本发明增强了基坑土层的抗剪能力,防止了基坑支护桩的滑移,提升了基坑的稳定性,提高了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 现有的基坑支护方式大多采用单一的支护方式,而对于主要为黏性土、有机质黏土和粉土层为主的基坑,且周围设有既有建筑的深基坑而言,由于土层的稳定性较差,传统基坑支护方式是无法满足支护需求的,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工法,所述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支护桩施工:在基坑施工区域的侧面设置一列支护桩形成排桩;并在排桩的顶部设置冠梁;再在基坑施工区域的拐角位置设置支护桩形成立柱桩;并在立柱桩的顶部设置格构柱;
加固施工:在相邻支护桩间设置至少一个高压旋喷止水桩;并在待加固的基坑侧壁边缘的支护桩上设置多个腰梁和/或冠梁;在基坑施工区域的拐角位置设置连接相邻支护桩的水平支撑板带;并通过锚杆将支护柱与既有建筑基础或围岩连接后,对非斜撑部分土方分层开挖至基底;
斜支撑施工:将斜撑基座固定于支护桩上后,将斜支撑梁的一侧端部固定于斜撑基座上,再将斜支撑梁的另一侧端部通过钢筋砼支座与地下室基础大底板固定,再将斜撑以下土方分层开挖至基底;
喷锚施工:在基坑侧壁上插入钢筋后再相邻的支护桩间悬挂钢板网后进行喷砼;
排水结构施工:在基坑的坑顶且位于冠梁外侧的位置设置用于截断地表水的截水沟;再在基坑的坑底设置用于排泄基坑积水的排水沟,并设置与排水沟连通的集水井;再在基坑的坑顶位置设置用于将集水井内积水抽出并进行净化的沉淀池,通过水泵将积水泵入沉淀池内。
优选的,所述支护桩包括中空的钢筋笼,灌注于钢筋笼内部的C30水下混凝土,以及套设于钢筋笼外部且用于稳定孔口土壤护筒。
优选的,所述钢筋笼包括HPB300级的螺旋式箍筋,以及沿桩身设置的HRB400级加强箍筋。
优选的,所述支护桩的主筋锚入冠梁。
优选的,所述高压旋喷止水桩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施工图测量定位并标记孔位;
B.移动钻机至定位标记处,并使钻杆头对准孔位中心后,进行水平校正,使钻杆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钻孔的垂直度不超过1%,以保证钻机的垂直度;
C.通过钻机钻进成孔后,将压浆车与高压胶管连接后再与旋喷管连接,并将旋喷管插入孔内,当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即可旋喷注浆;
D.当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后,应迅速拔出旋喷管,并对旋喷管和注浆泵进行彻底清洗,以防止被浆液凝固堵塞。
优选的,所述旋喷管在每次旋喷时,应先喷浆后旋转再提升。
优选的,所述斜撑基座与钢筋砼支座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便于斜支撑梁焊接的钢板。
优选的,所述斜支撑施工还包括分别设于基础底板与支护桩之间和地下室楼板与支护桩之间的换撑板带,以便于在拆除斜支撑后继续施工地下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0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时变网络的主动网络拓扑构建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乳液擦拭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