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圆盘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1063.6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辉;廖丽军;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鑫睿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0 | 分类号: | B24B7/10;B24B7/06;B24B41/00;B24B41/06;B24B47/14;B24B47/12;B24B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商祥淑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圆盘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圆盘打磨装置,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输送座、分拣装置、翻转装置、固定装置、打磨装置和分料装置,所述输送座上设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上设有凹槽,所述输送座上还设有分叉进料带,所述环形输送带上设有若干阻拦板,所述分拣装置设置输送座上,所述翻转装置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输送座上,所述打磨装置设置在输送座上,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金属圆盘打磨装置,采用翻转装置对金属圆盘进行翻面,对金属圆盘进行双面打磨,采用固定装置防止金属圆盘在打磨过程中产生滑动,同时采用分料装置,将未打磨完毕的金属圆盘和打磨完毕的金属圆盘分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圆盘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加工指人类对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是一种把金属物料加工成为物品、零件、组件的工艺技术,包括了桥梁、轮船等的大型零件,乃至引擎、珠宝、腕表的细微组件。它被广泛应用在科学、工业、艺术品、手工艺等不同的领域,为了降低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常常需要对金属制品进行打磨加工。
在对圆盘类金属加工时,则需要对圆形金属板材进行打磨,在一般情况下,需要对金属圆盘进行两面进行打磨抛光,在对金属圆盘进行打磨时,通常在对一面打磨完毕后,需要人工进行翻面,同时无法和未打磨的金属圆盘同时工作,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圆盘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金属圆盘进行打磨时未进行翻面和打磨过一面的金属圆盘无法与未打磨的同时进行打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圆盘打磨装置,包括输送座、分拣装置、翻转装置、固定装置、打磨装置和分料装置,所述输送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输送座上设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上设有凹槽,所述输送座上还设有分叉进料带,所述环形输送带上设有若干阻拦板,所述分拣装置设置输送座上,所述翻转装置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输送座上,所述打磨装置设置在输送座上且位于固定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
进一步,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分拣电机和分拣架,所述分拣架转动设置在输送座的顶部,所述分拣电机设置在分拣架上且分拣电机的主轴连接在分拣架上。
进一步,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电机和翻转架,所述翻转电机设置在输送座的侧壁上且翻转电机的主轴贯穿输送座,所述翻转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翻转电机的主轴和输送座上,所述翻转架与凹槽紧密贴合。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推动电缸、固定移动块、两个固定铰接杆、两个固定转动板和两个固定架,所述推动电缸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固定移动块设置在推动电缸的伸缩端上,两个所述固定铰接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移动块的两侧壁上,两个所述固定转动板的一端铰接在两个固定铰接杆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固定转动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两个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固定转动板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架、伸缩气缸、连接座、打磨电机和打磨板,所述打磨架设置在输送座上,所述伸缩气缸设置在打磨架的顶部且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贯穿打磨架,所述连接座设置在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上,所述打磨电机设置在连接座的底部,所述打磨板设置在打磨电机的主轴上。
进一步,所述分料装置包括下料板、集料箱、分料电机和分料杆,所述下料板设置在环形输送带的侧壁上,所述集料箱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下料板的下方,所述分料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输送座上,所述分料电机设置在分料杆上且一端连接在分料杆的一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发明当金属圆盘进入翻转架上时,翻转电机开始运作,带动翻转架转动,翻转架转动对金属圆盘进行翻转,从而使金属圆盘进行两面打磨,提高装置的打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鑫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德鑫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1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