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车门回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1644.X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0 | 分类号: | B61D19/00;B61D1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轨道 车门 系统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车门回推系统,包括对称设置两片钗链座,各钗链座的下方固定有对应侧的门扇体,各钗链座套接在扇体水平的盘头轴上,盘头轴的两端固定在钗链节的下部,钗链节的上部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第一轴套、弹性储能元件、第二轴套依次套接在盘头轴上,第一轴套、第二轴套之间的距离为限制回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车门回推系统。
背景技术
当轨道列车运行时,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乘坐地铁的乘客较多,很容易发生乘客的衣服或其他随身物品被车门夹住而无法抽出的情况,然而,目前的车门系统还没有检测到这类柔软的物体现象做出处理的措施,会正常发车,则会引起乘客的恐慌,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专利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车门回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两片钗链座,各钗链座的下方固定有对应侧的门扇体,各钗链座套接在扇体水平的盘头轴上,所述盘头轴的两端固定在钗链节的下部,所述钗链节的上部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盘头轴上设有第一轴套、弹性储能元件、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弹性储能元件、第二轴套依次套接在盘头轴上,所述第一轴套、第二轴套之间的距离为限制回推距离。
前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车门回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钗链节的下部为倒u字型槽,所述盘头轴固定在倒U字型槽内。
前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车门回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钗链节的上部为U字型槽,U字型槽内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将钗链节固定在驱动机构上。
前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车门回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储能元件为弹簧件。
前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车门回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钗链座的底部设有固定螺栓孔。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的用于城市轨道列车门系统的回推装置,能够将锁闭的车门手动打开一段距离,被夹的柔软的物体抽出,此过程中门系统一直保持锁闭状态,不影响城市轨道列车的正常运行,结构形式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安全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用于城市轨道列车门系统的回推装置的结构置图。
图2是本发明专利的用于城市轨道列车门系统的回推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钗链座;2:第一轴套;3:弹性储能元件;4:钗链节;5:第二轴套;6:盘头轴;7:门扇体;8:驱动机构;9: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车门回推系统,包括对称设置两片钗链座1,各钗链座1的下方固定有对应侧的门扇体7,钗链座1的底部设有固定螺栓孔10,通过固定螺栓孔10固定连接门扇体7,钗链座1套接在扇体7水平的盘头轴6上,盘头轴6的两端固定在钗链节4的下部,钗链节4的下部为倒U字型槽,盘头轴6固定在倒U字型槽内,钗链节4的上部与驱动机构8固定连接,钗链节4的上部为U字型槽,U字型槽内设置有固定螺栓9,固定螺栓9将钗链节4固定在驱动机构8上,所述盘头轴6上依次设有第一轴套2、弹性储能元件3、第二轴套5,第一轴套2、弹性储能元件3、第二轴套5依次套接在盘头轴6上,第一轴套2、第二轴套5之间的距离为限制回推距离,所述弹性储能元件3为弹簧件,当门系统处于锁闭状态,若有乘客的衣物或是其他物品被车门夹住时,如图2所示,乘客可以手动施加力推回门扇体7,门扇体7沿对应侧的钗链座1方向移动,抽出被夹物品,而驱动机构8不动作,作用力去除后,在弹性储能元件3的作用下,门扇体7自动恢复至关闭位置,回推距离由第一轴套2、第二轴套5与弹性储能元件3最大压缩尺寸确定间距控制,第一轴套2、第二轴套5之间的距离为限制回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16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