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铸钢铁管内衬层抗剥离性的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1690.X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0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河;张希营;李超刚;张学来;刘玉花;张玉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08 | 分类号: | C23C24/08;F16L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胡朝冰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铸钢 铁管 内衬 剥离 结构 方法 | ||
1.一种提高铸钢铁管内衬层抗剥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高速旋转条件下在铸钢铁管内表面通过铝热原位自生成方法生成Al2O3陶瓷层,反应开启至少180s后,向反应表面送入碳化钨颗粒材料,保持高速旋转至少120s,使碳化钨颗粒材料在离心力下部分嵌入生成的Al2O3陶瓷层,部分嵌入是指最终结构中碳化钨颗粒至少部分凸出于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的表层;
(2)停止高速旋转,卸去离心力,使铸钢铁管逐渐冷却,期间对铸钢铁管内表面进行测温,当铸钢铁管内表面温度降到120℃以下的适当温度时,对铸钢铁管内表面进行喷涂内衬层的操作,经过多次喷涂,使所述内衬层的厚度能够完全覆盖所述碳化钨颗粒凸出于所述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的表层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入的碳化钨颗粒的粒度为100-2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采用的铝热原料相对于所述铸钢铁管的吨铸件用量在10-60k 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开启时间根据对铸钢铁管内表面温度进行测算或测量确定,具体是通过经验数据或者通过间接测量铸钢铁管外表面温度实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120℃以下的适当温度具体选择4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内衬层的厚度在完全覆盖所述碳化钨颗粒凸出于所述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的表层的部分后有多余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余厚度在0.5m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16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