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1977.2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波;马文瑞;吕自兰;徐溢;葛闯;陈李;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1;G01N27/327;G01N27/333;G01N27/36;B01L3/00;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盖板(1)、基板一(2)、基板二(3)和底板(4),所述盖板(1)端部设置有样品入口(5);
所述基板一(2)上设置有相连通的微流体通道一(6)和微生物腔室(7),所述微流体通道一(6)与所述样品入口(5)相连通;
所述基板二(3)上设置有相连通的分离腔室(8)、微流体通道二(9)和反应腔室(10),所述微生物腔室(7)和分离腔室(8)之间固定连接有微生物分离膜(11),所述反应腔室(10)内固定连接有微电极一(12),所述反应腔室(10)内设置有样品出口(18);
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缓冲腔室(13),所述缓冲腔室(13)和反应腔室(10)之间固定连接有敏感元件(14),所述缓冲腔室(13)内固定连接有微电极二(15),所述缓冲腔室(13)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液入口(16)和缓冲液出口(17),所述缓冲液入口(16)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室(10)下方;所述敏感元件(14)由大孔膜和小孔膜制成,所述大孔膜上的孔径为50-900nm,所述小孔膜上的孔径为1-5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分离膜(11)上的孔径为200nm-2µ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膜的材质为多晶硅、氮化硅、阳极氧化铝、聚碳酸酯、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膜的材质为介孔碳、介孔硅/介孔二氧化硅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分离膜(11)的材质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多孔硅或聚偏氟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一(12)和微电极二(15)的材质为金属电极、金属/金属氧化物电极、碳电极或玻碳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元件(14)的制备方法为:
(1)将具有支撑介质PMMA的小孔膜通过大孔膜在去离子水中进行捕获,经干燥后完成小孔膜与大孔膜的紧密复合;
(2)将上述复合后的大孔膜与小孔膜置于丙酮中,以去除小孔膜上的支撑介质PMMA,完成敏感元件(14)的制备。
8.一种微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微生物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具体检测过程为:
(1)将待检测微生物的抗体或者适配体修饰在敏感元件(14)上;
(2)将含有电解质缓冲液的待检测微生物样本通过样品入口(5)加入微流体通道一(6)内,微生物样本沿着微流体通道一(6)进入微生物腔室(7)内,并经过微生物分离膜(11)分离后进入分离腔室(8)内;
(3)分离腔室(8)内的微生物样本沿着微流体通道二(9)进入反应腔室(10)内与敏感元件(14)接触后经过样品出口(18)排出,缓冲腔室(13)内经缓冲液入口(16)注入缓冲液,缓冲腔室(13)内缓冲液液面与敏感元件(14)接触,然后通过微电极一(12)和微电极二(15)检测电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19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仓储设备用升降货架
- 下一篇:智能派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