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变水下驻留系统固有频率抑制涡激振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2844.7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鹏;俞启东;陆宏志;徐志程;蔡昱;杨玉生;赵静;詹景坤;魏洪亮;李明;王琳娜;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B63C11/5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水下 驻留 系统 固有频率 抑制 振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水下驻留系统固有频率抑制涡激振荡的方法,属于水下涡激振荡抑制领域;在水下建立驻留系统;包括水下系留体、悬索、卷扬机构、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和锚块;采用卷扬机构调节悬索长度,通过水下系留体加速度信号的傅里叶分析获得其运动的频域特征,通过固有频率计算对水动力导致的振动信号进行解耦,得到水流速度,使用推导得出的涡激振荡抑制区间调节系统固有频率,达到抑制涡激振荡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涡激振荡抑制领域,涉及一种改变水下驻留系统固有频率抑制涡激振荡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涡激振荡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流体振荡现象,会使得结构产生周期性振荡影响其寿命,严重时会使得结构发生破坏。目前针对桥梁或高层建筑的涡激振荡抑制措施已较为完善,但由于对海洋领域重视的升级,提出了针对水下系留体涡激振荡抑制的新需求。由于水下系留体对其水动力外形有较为严苛的要求,以往改变特征结构的方法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改变水下驻留系统固有频率抑制涡激振荡的方法,采用悬索收放机构调节悬索长度,改变水下驻留系统固有频率达到抑制涡激振荡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改变水下驻留系统固有频率抑制涡激振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水下建立驻留系统;包括水下系留体、悬索、卷扬机构、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和锚块;
步骤二、计算驻留系统的水下固有频率f0;
步骤三、测量获得驻留系统的2个主要振动频率和对应幅值,从2个主要振动频率中去除步骤二计算的驻留系统的水下固有频率f0,剩下的即为驻留系统由水流激励产生的频率f及对应幅值;
步骤四、计算水流速度u;
步骤五、计算驻留系统涡激振荡的抑制条件;
步骤六、将驻留系统的水下固有频率f0与抑制条件进行对比,当固有频率f0满足抑制条件时,结束;当固有频率f0不满足抑制条件时,进入步骤七;
步骤七、判断卷扬机构释放悬索的最长长度是否满足大于等于式中,m为水下系留体、卷扬机构、加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总质量;当满足进入步骤八;当不满足,进入步骤九;
步骤八、通过卷扬机构释放悬索,直至悬索释放至最大;筛选出振幅最小值所对应的悬索长度,将悬索调整至该长度,调整结束;
步骤九、判断卷扬机构释放悬索的最长长度是否满足大于等于当满足,进入步骤十;当不满足进入步骤十一;
步骤十、通过卷扬机构收回悬索,直至悬索收回至最短;筛选出振幅最小值所对应的悬索长度,将悬索调整至该长度,调整结束;
步骤十一、通过卷扬机构收回悬索,直至悬索收回至最短;再通过卷扬机构释放悬索,直至悬索释放至最大;筛选出振幅最小值所对应的悬索长度,将悬索调整至该长度,调整结束。
在上述的一种改变水下驻留系统固有频率抑制涡激振荡的方法,所述步骤一中,驻留系统的建立方法为:锚块水平放置,水下系留体设置在锚块上方;水下系留体的侧壁设置有卷扬机构;悬索的一端缠绕在卷扬机构上,悬索的另一端与锚块固连;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水下系留体内部;实现采集水下系留体的运动信息;控制器设置在水下系留体底部,实现控制卷扬机构释放和收回悬索;锚块与水底部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改变水下驻留系统固有频率抑制涡激振荡的方法,所述步骤二中,驻留系统的水下固有频率f0计算方法为:
式中,L为悬索的初始长度;L为10-2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2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