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伪粘胶纤维、制备方法及防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4984.8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清;万成伟;王钟;王国和;潘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G01N21/73;G01N27/447;G01N27/6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崔玉琳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粘胶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浆粕浸渍于碱的水溶液中,然后进行压榨、粉碎和老成处理,冷却后进行磺化处理,处理后溶于稀碱溶液,得到粗制粘胶;将粗制粘胶与多种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混匀,经消泡、熟成处理后制得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进行湿法纺丝,酸浴后,经过牵伸、切断、精炼、上油和烘干处理得到防伪粘胶纤维;其中,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所含金属元素质量之和占防伪粘胶纤维质量分数的0.3‑1.1‰。本发明的防伪粘胶纤维利用多种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对粘胶纤维进行防伪加密处理,通过对金属元素和氨基酸种类的检测和编码进行防伪识别,防伪程度高,防伪隐蔽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纤维,尤其涉及一种防伪粘胶纤维、制备方法及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化学纤维成为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化学纤维的防伪鉴别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目前化学纤维的防伪主要通过单色荧光纤维来实现,但是防伪特征单一,易于伪造,且不隐蔽。
中国专利CN110042490A公布了一种含有示踪剂标记的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稀土金属螯合物为示踪剂,将示踪剂分散液与纺丝粘胶原液混合,制成含有示踪剂标记的粘胶短纤维;中国专利CN111394822A公布了一种荧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将荧光物质与纺丝油剂混合配制成油剂混合液,然后将油剂混合液通过纺丝上油的方式涂覆在纤维表面;中国专利CN202881745U公布了一种紫外光双波防伪荧光纤维,防伪荧光纤维上设有不同波长的紫外光荧光涂料层。
上述的防伪纤维具有一定的防伪作用,并且适合在某些环境中使用,但是防伪特征过于单一,防伪隐蔽性也不佳,容易被仿造,防伪特征易被破坏,因此需要防伪程度高且隐蔽性好的的防伪方法用于纤维生产之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粘胶纤维、制备方法及防伪方法,本发明的防伪粘胶纤维利用多种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对粘胶纤维进行防伪加密处理,通过对金属元素和氨基酸种类的检测和编码进行防伪识别,防伪程度高,防伪隐蔽性好。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公开氨基酸金属螯合物作为防伪粘胶纤维的防伪追踪剂的应用。
上述应用指的是,在粘胶纤维的制备过程中,添加氨基酸金属螯合物作为防伪追踪剂,以制备出防伪粘胶纤维。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浆粕浸渍于碱的水溶液中,然后进行压榨、粉碎和老成处理,冷却后进行磺化处理,处理后溶于稀碱溶液,得到粗制粘胶;
(2)将粗制粘胶与多种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混匀,经消泡、熟成处理后制得纺丝原液;
(3)将纺丝原液进行湿法纺丝,酸浴后,经过牵伸、切断、精炼、上油和烘干处理得到防伪粘胶纤维;其中,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所含金属元素质量之和占防伪粘胶纤维质量分数的0.3-1.1‰。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浆粕为木浆粕或棉浆粕,浆粕的聚合度为200-600。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粗制粘胶的pH值为7-10,防止粗制粘胶的碱性过强,从而破坏后续添加的氨基酸金属螯合物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将浆粕浸渍于NaOH水溶液中,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15%-20%,浸渍浴比为1:15-20。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稀碱溶液的浓度为5%-10%。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氨基酸金属螯合物为甘氨酸螯合镁、蛋氨酸螯合铜和天门冬氨酸螯合钙中的至少两种。
进一步地,甘氨酸螯合镁和蛋氨酸螯合铜的质量比为1-3:1-4;甘氨酸螯合镁和天门冬氨酸螯合钙的质量比为1-3:1-5;蛋氨酸螯合铜和天门冬氨酸螯合钙的质量比为1-4: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未经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4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