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膜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5020.5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6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彬;孙剑;吕纬岩;李剑博;张尧;任晓红;徐明超;王磊;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F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包括内层支架,所述内层支架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有中间膜层和外层支架,所述中间膜层的长度小于内层支架的长度,所述外层支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内层支架的两端外;或者,所述中间膜层的长度小于外层支架的长度,所述内层支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外层支架的两端外。相对于球囊扩张覆膜支架,可以降低移位和血管撕裂的风险;对血管的顺应性更好,能顺利通过迂曲血管;自膨释放,可多次定位、回收,降低操作难度;多层设计可以降低中间膜层因为血流冲击撕裂或外凸内瘤囊内。本发明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动脉瘤破裂后会导致出血性中风甚至猝死。目前,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为:(1)手术夹闭;(2)球囊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血流导向装置重建载瘤动脉。从手术夹闭到血管重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从开颅到微创的巨大转变,降低了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术的操作难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动脉瘤的治愈率逐渐提高,且复发率逐渐降低,但目前最为常用的支架辅助弹簧圈和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方式主要是针对未破裂动脉瘤囊性动脉瘤,即刻栓塞效果差且具有动脉瘤延迟破裂的风险,对于破裂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或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颅内动脉疾病效果不明显。
已上市的Willis覆膜支架为球囊扩张支架,对血管的顺应性较差,在输送过程中无法通过迂曲的颈内动脉,导致支架从球囊上脱落,手术失败;同时,支架通体覆膜,对于串联病变或夹层动脉瘤等,须考虑覆盖分支带来的并发症;球囊扩张支架对血管的适应性差,选择不当很容易出现支架移位和血管撕裂的风险;球囊扩张支架一旦扩张释放,将无法再次回收重新定位。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覆膜支架,相对于球囊扩张覆膜支架,可以降低移位和血管撕裂的风险;对血管的顺应性更好,能顺利通过迂曲血管;自膨释放,可多次定位、回收,降低操作难度;多层设计可以降低中间膜层因为血流冲击撕裂或外凸内瘤囊内。
(2)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覆膜支架,包括内层支架,所述内层支架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有中间膜层和外层支架,所述中间膜层的长度小于内层支架的长度,所述外层支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内层支架的两端外;或者,所述中间膜层的长度小于外层支架的长度,所述内层支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外层支架的两端外。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层支架和外层支架分别由金属丝和显影丝编织而成;
或者,所述内层支架、外层支架分别由高分子丝和显影丝编织而成。
或者,所述外层支架金属覆盖率小于50%。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层支架和外层支架由形状记忆合金合金经激光切割而成。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外层支架的端部和内层支架的端部分别为喇叭口形或平口形。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中间膜层的长度小于内层支架的长度和外层支架的长度。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外层支架上设有显影丝和/或显影标识。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外层支架和中间层膜的一端连接固定;
或者,所述外层支架和内层支架的一端连接固定;
或者,所述内层支架、中间层膜和外层支架的一端连接固定。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层支架的外径大于外层支架的内径。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层支架为整段设计,所述外层支架为整段设计或分段设计;
或者,所述外层支架为整段设计,所述内层支架为分段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5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金属幕墙板
- 下一篇:动脉瘤栓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