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导管管体热缩管剥离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5493.5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8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雁;吴难;孙蓬;孙宏涛;车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2 | 分类号: | B26D1/02;B26D7/04;B26D7/26 |
代理公司: | 天津欣达睿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6 | 代理人: | 李欣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管体热缩管 剥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导管管体热缩管剥离治具,属于医疗器械生产治具,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管料热缩成型后提供智能化剥离热缩管治具。本发明包括主基座、线性滑轨、线性滑座、产品固定基座、压力调节螺杆基座、压力调节螺杆、刀台基座、刀台、削刀、千分尺固定基座、千分尺、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二压力弹簧;通过千分尺调节削刀的位置,使削刀可横向移动;通过压力调节螺杆调节施加到与其连接的产品固定基座,使产品固定基座在线性滑轨上可横向移动。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本发明微导管管体热缩管剥离治具,将通径、变径高度集成化,操作简单;本发明的离热缩管治具,结构合理,可以轻松实现对微导管的热缩管的操作,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不会对微导管的外层造成损坏,且适用于不同类别的微导管,实用性强,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导管管体热缩管剥离治具,属于医疗器械生产治具,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管料热缩成型后提供智能化剥离热缩管治具。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医学工程或微创医疗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技术,它揭开了医学科技的新篇章。微创介人医学工程是通过采用一系列介入器械与材料(或称为微创器械与材料)和现代化数字诊疗设备进行的诊断与治疗操作。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进行介入治疗,无须开刀,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后恢复陕等优点,大大减轻了病人所承受的痛苦,降低了手术者的操作难度,手术时间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费用亦明显降低。
医用导管是微创介入治疗的重要器械,医用导管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医用导管塑料等,以其不同的性能用在不同用途的医用导管上,如:介入心脏导管、外周导管、脑神经导管等。
在制作微导管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将不同材质或者外径的管体进行拼接或者组合,并采用热缩管嵌套在管体外表面,对管体进行热熔,在完成组合后,需将热缩管从管体上移除剥离,进而需要使用剥离治具。
传统的剥管方式是工作人员手持切刀进行,不仅工作效率低;同时在进行对较长管体进行削热缩管,会极容易造成人员疲乏,而且还会因为力道不均,而损坏微导管的外层;从操作层面,手工操作要求作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熟练程度;人员的熟练程度需要公司花费大量的资源进行培训;从材料层面,可采用可撕型热缩管,实现剥离,但因价格较高原因,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目前,其他领域的线缆剥皮装置无法达到作为医疗器械的微导管剥皮所必要的效果,尤其是同一根管体上外径上存在有变径的情况,此时在剥皮的过程中,就需要治具能实现治具随着管体外径变化而变化的功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管体尺寸(包括同一根在外径上有变径效果的管体);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的热缩管剥离治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导管管体热缩管剥离治具,包括主基座、线性滑轨、线性滑座、产品固定基座、压力调节螺杆基座、压力调节螺杆、刀台基座、刀台、削刀、千分尺固定基座、千分尺、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二压力弹簧;
主基座上由前部向后部依次固定连接千分尺固定基座、刀台基座、线性滑轨和压力调节螺杆基座;
千分尺贯穿固定于千分尺固定基座的上部,千分尺的前端为调节旋钮,千分尺的后端与刀台接触连接;
刀台固定连接在刀台基座的上部,刀台固定连接削刀,刀台基座内安装有第二压力弹簧;
线性滑座的底部设有与线性滑轨匹配的轨道,嵌套连接在线性滑轨上,可沿线性滑轨滑动,上部固定连接产品固定基座,产品固定基座朝向压力调节螺杆的一侧开设有沉孔,内部安装第一压力弹簧;产品固定基座朝向刀台的一侧开设有V形槽;
压力调节螺杆贯穿于压力调节螺杆基座的上部并与其螺纹连接,压力调节螺杆的前端与第一压力弹簧接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5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