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光束调节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5632.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伟;施建宏;刘正;张思;李成;闫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0 | 分类号: | H01S3/10;H01S3/101;H01S3/00;H01S3/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束 调节 器件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激光光束调节器件,包括:依次布置的高功率单模组光纤激光器、分光光学元件、聚焦光学元件和具有多芯层光纤的输出光缆;高功率单模组光纤激光器输出光斑能量分布为高斯型或者近高斯型分布;分光光学元件用于对高斯光束按不同比例透射和反射;聚焦光学元件用于把透射光耦合进多芯层光纤的光波导芯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光束调节器件,高功率单模组光纤激光器通过不同的透镜组将激光以可调节的比例分别耦合进多芯层光纤的中芯和环芯,或者同时耦合进中芯和环形。另外,不同于多模块单独耦合进纤芯和环形,采用高功率单模组耦合,更高的功率可以单独耦合进中芯或环芯,功率利用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光束调节器件。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由于具备体积小,结构紧凑,热管理简单,全光纤结构免维护,输出光束质量好、功率高等优点而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加工,国防,科研等领域。
光纤激光器作为一种加工工具,在工业加工领域,光纤激光器凭借其以上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激光器如二氧化碳激光,固态激光器等的市场份额。
在工业加工领域,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激光器输出不同的光学参数如波长、功率、光谱、光束质量、光束分布、连续或脉冲模式等,随着激光器朝着只能加工方向发展,需激光器提供可调的激光能力分布输出,以灵活应对复杂的工业加工的工艺要求,实现一机多用,应对市场个性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光束调节器件,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传统激光光束调节器件性能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光束调节器件,包括:依次布置的高功率单模组光纤激光器、分光光学元件、聚焦光学元件以及具有多芯层光纤的输出光缆;
所述高功率单模组光纤激光器,输出光斑能量分布为高斯型或者近高斯型分布;
所述分光光学元件,用于对高斯光束按不同比例透射和反射;
所述聚焦光学元件,用于把透射光耦合进多芯层光纤的光波导芯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激光光束调节器件还包括将所述高功率单模组光纤激光器输出的发散光准直成平行光的准直光学元件,所述准直光学元件位于所述高功率单模组光纤激光器和所述分光光学元件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准直光学元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高功率单模组光纤激光器和所述分光光学元件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移动或者旋转所述分光光学元件,以实现不同分光比例的连续调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光光学元件呈长条形或者圆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移动所述聚焦光学元件以改变激光光束的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输出光缆的光波导芯层为纯二氧化硅玻璃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输出光缆的光波导包层为掺氟玻璃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输出光缆的中芯的直径为35~100μm,所述输出光缆的环芯的直径为60~300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输出光缆的光波导芯层的数值孔径0.1~0.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56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