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固式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5882.8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梅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盛世凌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5/74;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固 混凝土 裂缝 修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固式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属于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领域,通过在开凿成Y型槽的裂缝位置内壁上锚固多个锚固球,并在Y型槽内底部插设T型锚固钉,向Y型槽内注入具有一定温度的修补料,修补料与T型锚固顶以及多个锚固球相融合粘接,锚固球受热后,其内部的粘结剂溢出,粘结剂采用熔融且具有粘结性的树脂材料,修补料导入至锚固槽内并与粘结剂相融合,粘结剂充当修补料与锚固球以及锚固孔之间锚定的粘合材料,有效提高锚固球于锚固孔内侧的锚定效果,而修补料在粘结剂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与锚固球充分粘接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修补料与Y型槽修补界面的修补强度,不易使得该裂缝发生二次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锚固式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防水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我国建筑防水标准规范、规程等的不断完善,我国房屋建筑的渗漏比例不断下降,全国性、大面积的渗漏问题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地下建筑的渗漏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繁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由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称之为荷载裂缝。荷载裂缝主要有直接裂缝和次应力裂缝两种。直接裂缝是指外荷载产生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次应力裂缝是指由荷载产生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另一种是因收缩、徐变、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变形导致的裂缝,称之为变形裂缝。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混凝土或者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当混凝土的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如果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便会产生温度裂缝,此类裂缝在实际工程中较为常见。
现有技术多是通过树脂封闭、树脂灌浆和开V型槽树脂充填等处理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而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对裂缝的控制和扩展起不了实质性的约束作用,仅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封闭,愈合填充,而混凝土裂缝修补工艺中其修补界面处是薄弱节点,修补料不易与裂缝端面高强度粘结,修补强度欠缺,有可能一条裂缝变成两条裂缝,裂缝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锚固式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固式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通过在开凿成Y型槽的裂缝位置内壁上锚固多个锚固球,并在Y型槽内底部插设T型锚固钉,向Y型槽内注入具有一定温度的修补料,锚固球受热后,其内部的粘结剂溢出,修补料导入至锚固槽内并与粘结剂相融合,粘结剂充当修补料与锚固球以及锚固孔之间锚定的粘合剂,有效提高锚固球于锚固孔内侧的锚定效果,而修补料在粘结剂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与锚固球充分粘接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修补料与Y型槽修补界面的修补强度,不易使得该裂缝发生二次开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锚固式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混凝土端面上的裂缝位置并做以标记,并沿裂缝走向位置凿除并切开呈Y型槽;
S2、在Y型槽的相对内壁上凿除多个锚固槽,清洁Y型槽内外混凝土碎屑,并利用清水清洁后风干;
S3、在Y型槽的内底部插入多个T型锚固钉,向多个锚固槽内分别置放锚固球,并向Y型槽内注入熔融的修补料,锚固球受热后,粘结剂从锚固球内溢出充溢于整个锚固槽并与修补料相融合;
S4、锚固球熔融后崩解并扩张锚定于锚固槽内,待修补料凝固后,利用打磨设备对裂缝修补端面进行磨平,即完成混凝土裂缝的修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盛世凌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盛世凌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5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