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电视本地DNS服务实现高效域名解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6106.X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8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402 | 分类号: | H04N21/6402;H04N21/643;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郭会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电视 本地 dns 服务 实现 高效 域名解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电视本地DNS服务实现高效域名解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视端建立本地数据库用于保存业务域名到IP数据的映射键值对;在发起终端业务请求时先查询本地数据库中是否保存有对应的业务域名到IP数据的映射键值对,若有则直接通过IP数据建立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链接,否则,按原始通用HTTP/HTTPS交互流程进行,并在业务域名解析成功后在本地数据库保存业务域名到IP数据的映射键值对;定期从电视厂商信息采集服务器更新本地数据库数据。本发明的方法将原有网络运营商DNS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的职能迁移到本地实施,减少了这一部分工作造成的时间开销,给用户更加的网络交互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视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电视本地DNS服务实现高效域名解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时代智能电视,几乎所有涉及网络应用场景,都会使用HTTP/HTTPS应用层协议,来实现从用户设备终端和业务服务器的网络请求应答交互。业务服务器在互联网上的公共身份标识,均为域名URL,比如百度的公共域名为www.baidu.com,但实际真正负责网络通信的,必然是在不同地域,不同网络运营商机房中,各网络业务租用的服务器IP地址,而实现域名到IP的映射,则是由各网络运营商的DNS服务器来完成。因此,一个完整的HTTP/HTTPS网络交互,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DNS域名解析的网络时间开销,而且当网络拥塞,或者运营商DNS服务器解析异常发起向更高级DNS服务器递归时,这个开销将呈几何数增加,从而导致用户的网络交互体验严重下降。
在通用HTTP/HTTPS协议中,一个业务服务对应一个网络域名URL。在不同地区,不同网络运营商条件下,业务商需要在不同的机房中租用独立的服务器,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网络域名URL,在不同地区,不同网络运营商条件下,可能对应不同的实际网络IP地址。而客户端和服务端实际网络请求/应答是基于IP地址进行的。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网络运营商条件下,客户端发起的相同HTTP/HTTPS请求,经过实际运营商DNS服务器域名解析后,返回的IP地址,也很可能不同,对应业务服务在不同条件下部署的不同服务器。
因此,在实际的HTTP/HTTPS交互,不可避免得需要先发起DNS域名解析,如图2所示,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将会在最近的运营商DNS服务器查询到正确的IP地址并返回到用户终端,建立正式的业务链接。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如图3所示,很可能一个域名解析请求,无法在最近以及DNS服务器成功解析,按照DNS网络协议,返回解析中转响应,从而向更高以及DNS服务器递归解析请求,以此类推,直到解析出正确的IP地址为止,时间开销将呈几何数增加,从而导致用户的网络交互体验严重下降,在相当可观的时间消耗后,才能建立正式的业务链接。
同时,实际中也可能出现最糟糕的情况,如图4所示,一个域名解析请求,当网络运营商的DNS服务器链路异常时,无法返回正确的IP地址,或者因为网络运营商的主观限制或者数据库未收录等原因,即便DNS解析请求已经传递到链路中最顶层的DNS服务器,也无法查询并返回正确的到IP。此时用户终端,无可选择地将面对业务功能异常问题。
以上三种情况,从好到坏,都完全取决于网络运营商的DNS服务质量,用户体验得不到可靠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电视本地DNS服务实现高效域名解析的方法,采用在用户终端电视实现本地DNS域名解析的技术,解决互联网通用的HTTP/HTTPS交互所涉及的DNS域名解析中,当网络拥塞,或者运营商DNS服务器解析异常发起向更高级DNS服务器递归时,所造成的严重时间开销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电视本地DNS服务实现高效域名解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电视端建立本地数据库用于保存业务域名到IP数据的映射键值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6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