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丛梗孢属酵母新菌株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7667.1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郑佳;雷学俊;张霞;赵东;乔宗伟;刘多涛;杨康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G3/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伍云萍 |
地址: | 64400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丛梗孢属 酵母 菌株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酿酒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丛梗孢属酵母新菌株及其用途。为进一步提升白酒风味,开发新的酿酒酵母菌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丛梗孢属酵母新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35。本发明的丛梗孢属酵母新菌株在多粮浓香型白酒酿造环境中分离,最适生长温度28℃;耐受NaCl浓度为10%g/v;耐受酒精度为10%v/v;耐受pH范围广,pH值3.0到7.7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利用麦芽汁和五粮粉液态静置发酵,不产乙醇,可产生4‑乙烯基愈创木酚等多种风味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酿酒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丛梗孢属酵母新菌株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白酒酿造是一种涉及多菌种、开放式、固态发酵过程。遍布于空气、工具及摊晾场地等环境中的其他微生物常常在糟醅摊晾、加曲等环节沉降富集在入窖糟醅中,影响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最终影响白酒产品的品质,由此可见环境微生物在白酒酿造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发明的丛梗孢属酵母是采用传统可培养方法从四川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酿造环境中筛选分离,属于环境微生物中的一种微生物。
丛梗孢属(Moniliella sp.)在分类学上属于真核生物原界、真菌界、担子菌门、黑粉菌亚门、Moniliellomycetes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的一属真菌。细胞圆形、卵形或柱形,直径3-8μm,无性繁殖以多边芽殖方式,形成假菌丝或真菌丝,可生厚垣孢子。不产子囊孢子、节孢子或掷孢子,不产色素。目前,分离得到丛梗孢属酵母主要有M.acetoabutens、M.carnis、M.dehoogii、M.fonsecae、M.megachiliensis、M.mellis、M.nigrescens、M.oedocephalis、M.pollinis、M.spathulata、M.suaveolens、M.macrospora、M.byzovii、M.sojae、M.casei、M.pyrgileucina和M.floricola等,主要来源于肉类加工环境、花和酱油等。这类酵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商业化生产赤藓糖醇和发酵生成葵内酯、脲酶等物质,还未发现丛梗孢酵母属微生物在白酒酿造中有相关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进一步提升白酒风味,开发新的酿酒酵母菌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丛梗孢属酵母新菌株。本发明的丛梗孢属酵母新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35。保藏时间为2020年8月10日;保藏中心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其中,上述丛梗孢属酵母新菌株的26S rRNA D1/D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SEQ ID NO:1丛梗孢属酵母新菌株的26S rRNA D1/D2的核苷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7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 下一篇:一种观光电动车的驱动调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