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伪纤维辨识方法、防伪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7902.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文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纤维 辨识 方法 识别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尤其涉及防伪纤维防伪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伪纤维辨识方法、基于防伪纤维的防伪识别方法、防伪纤维识别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防伪纤维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识别对象的待处理图像;对待处理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图像;判断预处理图像中是否存在符合预定条件的判定矩形;当中存在判定矩形时,确定待识别对象中判定矩形对应的区域内存在防伪纤维。基于防伪纤维的防伪识别方法,包括应用防伪纤维辨识方法确定是否存在防伪纤维。本发明的防伪纤维辨识方法、防伪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通过对疑似防伪纤维对应的外接矩形的判断,实现快速地辨识出待识别对象上防伪纤维的位置,减少辨识防伪纤维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尤其涉及防伪纤维防伪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伪纤维辨识方法、基于防伪纤维的防伪识别方法、防伪纤维识别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防伪纤维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防伪材料,在世界各国所有的纸币、护照、邮票、发票以及各类防伪纸中被广泛使用。作为防伪材料的纤维具有一定的外形特征和光学特性。在外形特征方面,防伪纤维的长度一般在1至10毫米,直径在20至100微米。在光学特性方面,不同类型的防伪纤维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比如,有色防伪纤维,又称可见防伪纤维,其在自然光下可见,通常为红色、蓝色、绿色等;再比如,荧光防伪纤维,又称不可见防伪纤维或隐形防伪纤维,其在紫外光源或红外光源等激发光源照射下发出各色荧光。在使用中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将特定颜色的有色防伪纤维和/或发出特定颜色荧光的荧光防伪纤维添加到防伪纸张中,使纸张在自然光或激发光源的照射下呈现出特定效果色光和/或荧光反射。防伪鉴别者则通过辨识该防伪纸中是否有防伪纤维,或者,是否有特定色光和/或荧光反射的防伪纤维来判断该防伪纸是否为真,进而实现判断或辅助判断该待鉴别材料的真伪。
目前,对于有色防伪纤维,人们大多是通过观察防伪纸在自然光状态下是否存在带颜色的线条来确定防伪纸中是否有有色防伪纤维;对于荧光防伪纤维,人们大多是通过观察防伪纸在激发光源照射下是否存在带荧光反射的线条来确定防伪纸中是否有荧光防伪纤维。
发明内容
在防伪纤维的辨识上,由于人眼观察费时费力,而且误差较高,精确度极低,很容易导致真伪混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防伪纤维辨识方法、基于防伪纤维的防伪识别方法、防伪纤维识别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对疑似防伪纤维对应的外接矩形的判断,实现快速地辨识出待识别对象上防伪纤维的位置,并保证辨识出的防伪纤维的准确度,减少辨识防伪纤维的工作量,有效地节省为判断待识别对象的真假而耗费的人力物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纤维辨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识别对象的待处理图像;
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图像;
判断所述预处理图像中是否存在符合预定条件的判定矩形;
当所述预处理图像中存在所述判定矩形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中所述判定矩形对应的区域内存在防伪纤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防伪纤维的防伪识别方法,包括应用如上所述的防伪纤维辨识方法确定待识别对象中是否存在防伪纤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防伪纤维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装置实现如前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文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文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7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