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及包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8045.0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罗明;周君;肖海帆;陶磊;徐晨;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3 | 分类号: | E04F13/073;E04F13/076;E04F13/21;E04B1/94;E04C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 建筑 钢结构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及包镶施工方法,所述包镶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根据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尺寸及外观需求,预制稳固部件、准备包镶材料和至少两个预埋件,并将包镶材料与稳固部件铰接打胶合成一体;将所有预埋件的一端与钢结构柱焊接,且在钢结构柱的同一横截面上的预埋件之间呈轴对称分布;进行连墙件钢筋焊接;在钢结构柱上涂刷防火涂料,以在钢结构柱的表面形成防火涂层;将稳固部件套置于防火涂层的外侧,并将防火涂层露出的预埋件的另一端与稳固部件焊接。基于发明的包镶施工方法既可以实现在满足结构设计原则、节能、消防的设计要求的同时,又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古代建筑中柱的外貌风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古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及包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古建筑已经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一门建筑科学,由于传统木结构具有荷载轻、构建尺度适宜、模数化程度高、施工便捷、建筑造型质朴的特点,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体的主要结构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大量仿古建筑的出现表明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传统木结构在防火、防腐等方法有不易克服的缺陷,加之木材资源日益匮乏,以新材料、新工艺来表现古建筑形制的多方探索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中国钢产量连年增加,钢结构因其有强度高、韧性好、构件制作工厂化、现场安装快捷、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在建筑领域内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钢结构在表现仿古建筑建造方面,在建筑形制方面缺乏传统木构建筑的质感和韵味。
针对现有技术中将钢结构应用于仿古建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找解决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及包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钢结构应用于仿古建筑过程中缺乏传统木构建筑的质感和韵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所述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包括:防火涂层、稳固部件、至少两个预埋件以及包镶装饰层;其中,所述防火涂层设置于所述钢结构柱的表面;所述稳固部件套置于所述防火涂层的外侧;每个预埋件的一端与所述钢结构柱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防火涂层与所述稳固部件固定连接,且在所述钢结构柱的同一横截面上的预埋件之间呈轴对称分布;所述包镶装饰层固定设置于所述稳固部件的外侧,以构成仿古建筑时钢结构柱所需的外观效果。
可选的,在所述的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中,在所述钢结构柱的长度方向上的预埋件呈等间距分布。
可选的,在所述的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中,所述预埋件为钢板预埋件。
可选的,在所述的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中,所述稳固部件包括: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钢片,两个钢片分别套设于所述防火涂层的外侧,共同覆盖同一段所述钢结构柱表面的防火涂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中,所述稳固部件套置并覆盖预定长度的所述钢结构柱表面的防火涂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中,所述稳固部件套置并覆盖所述钢结构柱中间段表面的防火涂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中,所述包镶装饰层为木饰层,所述木饰层由多个弧形木板拼接胶黏于所述稳固部件的外侧,以构成弧形木饰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施工方法,所述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尺寸及外观需求,预制稳固部件、准备包镶材料和至少两个预埋件,并将包镶材料与稳固部件铰接打胶合成一体;
将所有预埋件的一端与钢结构柱焊接,且在钢结构柱的同一横截面上的预埋件之间呈轴对称分布;
在钢结构柱上涂刷防火涂料,以在钢结构柱的表面形成防火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二氧化硅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生产用硬纸板定位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