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保温建材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8376.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2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合适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292;E04C2/30;E04B1/80;E04B1/64;E04B1/90;E04B1/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200 湖北省黄冈***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保温 建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建材板,包括建材板a,所述建材板a底部置有建材板b,所述建材板a和建材板b均由两组外板构成,所述建材板a和建材板b的两组外板之间置有内衬板,所述建材板a顶部和建材板b的外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固定设置有卡槽,所述建材板a底部连接部外侧固定设置有T型杆,所述T型杆置于卡槽内。本发明通过安装有T型杆和卡槽,在板体拼接安装期间,可以通过T型杆与卡接与同侧的卡槽内,便于建材板a和建材板b之间的临时定位,且在朝向连接处灌注细石混凝土时,无需外加夹持定位工序,提高板体安装效率,且防水性能好,隔音效果好,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保温建材板。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阶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随着人民对环保意识的加强,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环境治理的政策,许多污染严重的工程被叫停,建筑业首当其冲受到了波及。原材料浪费、人工支出增加、环境污染严重、施工工期过长、外墙保温的安全隐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
外墙保温多种多样,传统外墙保温,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或挤塑板等材料而成,现场粘结施工。新型建筑节能一体化结构是通过流水线生产,集保温、保温隔声板、防水等功能于一体,是满足当前房屋建筑节能需求,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水平的优选材料,也是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首选材料。
现有的保温建材板不具备板体之间连接机构,在板体拼接时,需多名工作人员扶持定位,十分不便,且在灌注细石混凝土连接板体时,混凝土与板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严重不足,易出现开裂顶起板体问题,影响保温效果及使用寿命等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保温建材板,通过安装有T型杆和卡槽,在板体拼接安装期间,可以通过T型杆与卡接与同侧的卡槽内,便于建材板a和建材板b之间的临时定位,且在朝向连接处灌注细石混凝土时,无需外加夹持定位工序,提高板体安装效率,且T型杆与卡槽的卡接,增加板体之间的紧密程度,保证板体连接强度,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保温建材板,包括建材板a;
所述建材板a底部置有建材板b,所述建材板a和建材板b均由两组外板构成,所述建材板a和建材板b的两组外板之间置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内中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侧设置有木纤维层,所述木纤维层外侧设置有防腐蚀层且防腐蚀层与外板固定连接,所述防腐蚀层包括纳米陶瓷基层、防锈中间层及硬质合金外层;所述内衬板内贯穿有若干组加强筋且加强筋左右两侧与同侧的外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板和内衬板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所述建材板a的内衬板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建材板a顶部和建材板b的外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固定设置有卡槽,所述建材板a底部连接部外侧固定设置有T型杆,所述T型杆置于卡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层另一侧设置有消音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T型杆外形与卡槽轮廓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腐蚀层的厚度为1.5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一种新型保温建材板,通过安装有T型杆和卡槽,在板体拼接安装期间,可以通过T型杆与卡接与同侧的卡槽内,便于建材板a和建材板b之间的临时定位,且在朝向连接处灌注细石混凝土时,无需外加夹持定位工序,提高板体安装效率,且T型杆与卡槽的卡接,增加板体之间的紧密程度,保证板体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合适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合适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3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