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自动吹氩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8823.6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2 | 分类号: | C21C7/072;B22D11/117;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48 | 代理人: | 赖秀华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自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包自动吹氩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设置钢材种类和目标温度Ts,检测自动吹氩的连锁条件;S2出钢过程中转炉倾角达设定值时,对钢包进行氩气强吹搅拌,在加完合金后停止氩气强吹;S3对所述钢包内的钢水进行测温,获得实时温度Tn;S4,根据Tn与Ts,通过降温模型计算吹氩流量和吹氩时间并进行氩气吹扫;S5再次测量所述钢包内的钢水温度Ta,当Ta=Ts时结束钢包吹氩过程;当Ta>Ts时返回到S4。本发明提供的钢包自动吹氩的方法,实现了从开始出钢到钢包上连铸机前的全过程自动吹氩,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自动吹氩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包自动吹氩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炼钢后吹氩的目的主要有四个方面:a、搅拌后使加入的合金充分融化均匀;b、使钢水温度降低到连铸需要的温度;c、夹渣物上浮;d、特殊合金喂丝调节成分;所以吹氩控制的目标也是围绕这几个目的来进行的,吹氩主要依靠调节控制吹氩流量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吹氩可以分为旁吹、强吹、软吹几种形式,强吹可以实现a目的和b目的,使温度快速下降;普通吹或软吹强度较小,可以降低钢水的暴露程度,并促进夹渣物的上浮,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降温。
目前吹氩操作主要采用人工操作,为了不错过出钢过程,在出钢前很长时间就一直开着氩气阀门,造成了氩气的极大浪费。钢包到达吹氩位后,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测温杆和取样器对钢包内的钢水进行测温和取样,然后根据经验控制吹氩流量和吹氩时间。为了确定钢水是否达到目标温度,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测温,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工作人员长期暴露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还会造成测温物料的浪费。
专利申请CN111679622A公开了一种调控钢包底吹氩气流量的装置及方法,调控钢包底吹氩气流量的装置包括钢包底吹氩气阀门开度控制PLC和钢包底吹氩气流量调节阀,钢包底吹氩气流量调节阀固定安装在钢包底吹氩气管道上,钢包底吹氩气阀门开度控制PLC和钢包底吹氩气流量调节阀通过通讯电缆相连接,所述的钢包底吹氩气流量调节阀为电动阀;该装置还包括安装于钢包上方的视觉传感器,图像处理单元,钢包底吹阀门开度控制单元,视觉传感器与图像处理单元通过通讯电缆相连接,所述的钢包底吹阀门开度控制单元为钢包底吹阀门开度控制计算机。该方案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钢包底吹氩气后的钢水表面图像,经图像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后得到钢水比值,图像处理单元将钢水比值传输给钢包底吹氩气阀门开度控制单元,钢包底吹氩气阀门开度控制单元根据钢水比值、目标值和目标范围计算新的钢包底吹氩气阀门开度值,传输给钢包底吹氩气阀门开度控制PLC,控制钢包底吹阀门的开度,从而形成钢包底吹氩气流量的闭环控制。然而,这种图像采集和分析处理的方式难以准确控制,由于现场作业环境干扰因素多,钢包降温及氩气吹扫都可能使采集的图像失真,因此无法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钢包吹氩操作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钢包自动吹氩的方法,实现从开始出钢到钢包上连铸机前的全过程自动吹氩,减少氩气的消耗,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钢包自动吹氩的系统,包括:吹炼控制模块、吹氩控制模块、机器人控制模块、氩气管路、测距模块和钢包移动模块,各模块配合实现从开始出钢到钢包上连铸机前的全过程自动吹氩控制,解决人工操作存在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钢包自动吹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炼钢情况设置钢材种类和目标温度Ts,检测自动吹氩的连锁条件,当满足连锁条件时进行出钢;
S2,检查出钢过程中转炉倾角,当转炉倾角到达设定值时,对钢包进行氩气强吹搅拌,并加入合金,在加完合金后停止氩气强吹;
S3,所述钢包运动到吹氩位,对所述钢包内的钢水进行测温,获得实时温度Tn;
S4,根据钢水的实时温度Tn与目标温度Ts,通过所述钢材种类的降温模型计算吹氩流量和吹氩时间,并按照计算结果对所述钢包进行氩气吹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配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和拼配保健茶
- 下一篇:一种巷道式黑水虻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