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原蛋白微胶囊、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9535.2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8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索超;尹小静;薛建岗;庞飞;张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C9/133;A23C9/12;A23C3/03;A23P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郗名悦;闫茂娟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原 蛋白 微胶囊 发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原蛋白肽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其的护肤发酵乳和制备护肤发酵乳的方法。胶原蛋白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原乳液、胶原蛋白肽和凝乳酶混合,得到胶原蛋白肽‑乳混合液;向所述胶原蛋白肽‑乳混合液加入钙盐和植物油,形成油包水型乳化液;向所述油包水型乳化液加入可食用酸,离心得到所述胶原蛋白肽微胶囊。本发明的护肤发酵乳包含该胶原蛋白肽微胶囊,由此避免胶原蛋白肽在参与巴氏杀菌的过程中失活,保证了发酵乳的护肤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胶原蛋白肽微胶囊方法,以及由此制得的胶原蛋白肽微胶囊,以及包括该胶原蛋白肽微胶囊的发酵乳。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是生物高分子,动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25%-30%。胶原蛋白肽是一种细胞外蛋白质,它是由3条肽链拧成螺旋形的纤维状蛋白质,一个60kg的成年人的身体内约有3公斤胶原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皮肤、骨骼、眼睛、牙齿、肌腱、内脏(包括心、胃、肠、血管)等部位,其功能是维持皮肤和组织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也是修复各损伤组织的重要基料物质。在人体皮肤成分中,有70%是由胶原蛋白所组成。胶原蛋白肽经人体充分的吸收利用后,将合成皮肤胶原,起到一定的美容作用;胶原肽的亲水性非常的好,可为皮肤提供诸多美白、保湿、滋养的功效,从而达到改善肤质、美容的目的。黑枸杞分布于高山沙林,生长条件艰苦,果实里面含丰富的紫红色素,极易溶于水,属天然的水溶性花色甙黄酮类。黑枸杞含有的花色甙素是最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延缓人体细胞组织衰老,保持年轻状态,延年益寿。
另一方面,酸奶作为一种营养、健康的食品,很早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占据液态奶市场50%以上份额。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乳制品在居民膳食结构中的地位明显提高,酸奶作为一种具有健康功能的食品,更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国内女性对于美容护肤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酸奶的主要消费群体主要以女性为主,将酸奶与美容护肤相结合,势必具有很大的开发市场。
中国专利申请CN 101228901 A公开了一种强化胶原蛋白肽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是采取以牛乳为主要基料,并添加胶原蛋白肽作为营养强化剂,经菌种发酵而制成的产品。这样,在酸奶基料巴氏杀菌过程中,容易对胶原蛋白肽产生破坏失活,造成胶原蛋白肽变性,影响酸奶终产品中胶原蛋白肽的吸收,使得酸奶的美容护肤功效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肤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胶原蛋白肽制成微胶囊结构来保证胶原蛋白肽的活性,使得发酵乳终产品具有很好的美容护肤功效;并且通过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不仅可以有助于肠道加速蠕动,排毒养颜,同时可以作为发酵乳体系的稳定剂,能够得到质构均一、风味口感较佳的护肤发酵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备胶原蛋白肽微胶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复原乳液、胶原蛋白肽和凝乳酶混合,得到胶原蛋白肽-乳混合液;
向所述胶原蛋白肽-乳混合液加入钙盐和植物油,形成油包水型乳化液;
向所述油包水型乳化液加入可食用酸,离心得到所述胶原蛋白肽微胶囊。
优选地,所述复原乳液由脱脂乳粉、全脂乳粉和半脱脂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溶于水制得,所述钙盐为碳酸钙,所述植物油选自葵花籽油、大豆油、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可食用酸选自冰醋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复原乳液和胶原蛋白肽的质量比为(93-97):(7-3),并且每升胶原蛋白肽-乳混合液中所述凝乳酶的添加量为490-510μL。
优选地,所述钙盐和植物油的质量比为(1-2):(86-87),并且相对于每升所述油包水型乳化液,所述可食用酸的添加量为190-210μL。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离心步骤后用水进行洗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9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