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残渣过滤方便清洗的榨汁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9860.9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沛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沛栋 |
主分类号: | A47J19/02 | 分类号: | A47J19/02;A47J1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区杰斌 |
地址: | 529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残渣 过滤 方便 清洗 榨汁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残渣过滤方便清洗的榨汁机,包括底座、放置架、储汁筒、支撑架和主动齿轮,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储汁筒,并且储汁筒的外壁上安装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外壁与储汁筒固定连接,且储汁筒远离出液口的一端安装有把手,并且把手的外壁与储汁筒固定连接,所述储汁筒的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传动筒,且传动筒的外壁与储汁筒固定连接,并且储汁筒的顶端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端设有防护盖,且防护盖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箱的内部。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榨汁机对果汁残渣高效的过滤,方便了过滤网进行拆卸清洗,而且提高了榨汁机的榨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榨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残渣过滤方便清洗的榨汁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营养均衡有了很大的要求,而水果中富含各种维生素,榨汁机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将水果或蔬菜压榨成果汁的机器,一般果汁机的分类有几种,比较常见的两种是家用榨汁机和商用榨汁机,需要榨汁时,先将需要榨汁的水果、蔬菜等物料切成块状,然后将块状的物料放进榨汁机内部进行挤榨,现有的内置残渣过滤方便清洗的榨汁机在使用时仍有一些不足有待改进。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榨汁机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榨汁机在使用时一般不便于使用完成后果汁液体便捷的输出,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榨汁机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2)现有的此类榨汁机在使用时一般不便于对果汁残渣高效的过滤,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榨汁机使用时的可靠性;
(3)现有的此类榨汁机在使用时一般不便于榨汁机稳定的驱动,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残渣过滤方便清洗的榨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榨汁机不便于使用完成后果汁液体便捷的输出,对果汁残渣高效的过滤,榨汁机稳定的驱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残渣过滤方便清洗的榨汁机,包括底座、放置架、储汁筒、支撑架和主动齿轮,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储汁筒,并且储汁筒的外壁上安装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外壁与储汁筒固定连接,且储汁筒远离出液口的一端安装有把手,并且把手的外壁与储汁筒固定连接,所述储汁筒的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传动筒,且传动筒的外壁与储汁筒固定连接,并且储汁筒的顶端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端设有防护盖,且防护盖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箱的内部,并且防护盖下方的底座内部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且放置架上方的支撑架内部安装有支撑套,并且支撑套的底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内部设有驱动箱,且驱动箱的底端与放置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上方的传动筒内部设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底端延伸至支撑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的内部安装有主锥型齿,且主锥型齿一侧的驱动箱内部安装有辅锥型齿,并且辅锥型齿与主锥型齿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辅锥型齿的顶端安装有联动架,且联动架的顶端安装有主动齿轮,实现了榨汁机稳定的驱动。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一侧的驱动箱内部安装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主锥型齿一侧的驱动箱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且变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提高了榨汁机的榨汁效率。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过滤纱网,且过滤纱网一侧的过滤箱外壁上固定有手柄,实现了榨汁机对果汁残渣高效的过滤。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榨汁架,且榨汁架的外壁上安装有破碎刀,并且破碎刀一侧的榨汁架内部设有飞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沛栋,未经陈沛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9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波疗法的床体在提高免疫力方面的应用
- 下一篇:多电源并联焊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