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垂向改造体积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0770.1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炬辉;李军龙;杨海;耿周梅;陈明忠;郭凌峣;何昀宾;蒋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67;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水平 井压裂垂 改造 体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垂向改造体积控制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分析页岩气水平井井眼轨迹,利用水平井钻井气测显示、测井解释和完钻地质模型,对井眼轨迹是否在目标层内进行综合判断;b、根据完钻地质模型判断井眼轨迹与目标层段的相对位置;c、降低破裂压力,控制裂缝净压力,利用酸液降低页岩储层初期破裂压力,控制酸液进入地层时的排量,延长酸液与近井地带的接触时间,解除近井污染和破坏岩石骨架结构。本发明通过对水力裂缝起裂方向和起裂压力的控制,能够实现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垂向改造体积在优质页岩储层内的最大化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垂向改造体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页岩储层压裂改造以形成有效改造体积为主要目标,压裂后形成的改造区域与优质储层的覆盖率以及改造箱体内裂缝复杂程度决定了改造效果。压裂改造体积不仅需要在横向上尽量扩展覆盖储层,更重要的是在纵向上尽可能的使得压裂改造区域尽可能的与最优质的储层重合。
但由于我国页岩气优质储层厚度较薄,同时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时常出现复杂,导致部分水平井段无法穿越最优质的页岩储层。
因此,在水平井筒未穿越优质储层的水平井段条件下进行压裂改造,如何保证垂向上的压裂改造体积向优质页岩气储层进行扩展成为了一个技术难题。
公开号为CN 105089596A,公开日为2015年11月2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非常规储层油气井的水力压裂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2.0-20.0立方米/分钟的排量向地层注入50-500立方米压裂液造缝;
步骤二:向地层注入5-500立方米活性液体,激活储层的微裂缝;
步骤三:以2.0-20.0立方米/分钟的排量向地层注入50-500立方米砂比为1%-50% 的携砂液支撑裂缝;
步骤四:以1.0-15.0立方米/分钟的排量向地层注入材料液,当材料液进入预设缝 内桥堵处,以0.5-5.0立方米/分钟的排量泵注,材料液的总用量为5-100立方米;
步骤五:步骤一到步骤四形成一次循环,将所述循环进行1至6次,其中,在最 后一次循环中,只进行步骤一到步骤三的操作;
步骤六:使用至少一个施工管柱容积的顶替液进行顶替。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非常规储层油气井的水力压裂改造方法,虽然能形成多条人工裂缝,激活储层微裂缝,增大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但是,不能实现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垂向改造体积在优质页岩储层内的最大化覆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垂向改造体积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对水力裂缝起裂方向和起裂压力的控制,能够实现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垂向改造体积在优质页岩储层内的最大化覆盖。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垂向改造体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分析页岩气水平井井眼轨迹,利用水平井钻井气测显示、测井解释和完钻地质模型,对井眼轨迹是否在目标层内进行综合判断;
b、根据完钻地质模型判断井眼轨迹与目标层段的相对位置,若井眼轨迹位于目标层段上方,则采用定向向下射孔方式;若井眼轨迹位于目标层段下方,则采用定向向上射孔方式;
c、降低破裂压力,控制裂缝净压力,利用酸液降低页岩储层初期破裂压力,控制酸液进入地层时的排量,延长酸液与近井地带的接触时间,解除近井污染和破坏岩石骨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0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