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0886.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王杰;左和;刘国厅;陈杰;孔德明;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矿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2;G06T17/05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mine 建模 矿体 边界 精确 控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涉及建模矿体技术领域。该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钻孔地质数据库建模:将各钻孔数据整理归类,并制作成Excel表格,在3Dmine中录入各钻孔数据信息,并对钻孔品位进行分类。该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对钻孔地质资料进行地质三维建模,并对地质钻孔模型进行讨论逐步优化矿体模型,使矿体模型尽可能接近矿体真实赋存形式,对回采方案进行比选优化,评估边界回采过程中矿石贫化率及损失率,回采过程中动态监控回采边界,根据揭露的矿体赋存形式对地质模型进一步优化,并对回采空间建模从而精确控制边界回采过程中的矿石损失率及贫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模矿体技术领域,特别的为一种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澳大利亚及相关欧洲国家采用surpac建模对采场采矿方案进行设计及优化研究,其通过对钻孔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品位分析建立矿体地质模型,在矿体回采过程中根据现场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优化,回采至矿体边界线时利用模型进行控制。
目前大部分矿山所采用的Auto CAD对采场进行二维平面控制,对于上盘及下盘不规则的矿体控制边界贫化率难度较高,不能对不规则边界矿体回采进行精确控制,分矿石不能进行精确回采造成矿石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S1、钻孔地质数据库建模:将各钻孔数据整理归类,并制作成Excel表格,在3Dmine中录入各钻孔数据信息,并对钻孔品位进行分类。
S2、通过钻孔品位数据对可采矿量进行建模,并对采矿进行优化调整。
S3、施工采准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准工程揭露的矿体情况进行分析矿体走向及倾角,对地质模型和采矿进行优化。
S4、回采过程中拉底巷道按照地质模型矿体底盘形状进行调整设计,矿体边界回采过程中不断的与地质模型进行比较。
S5、回采结束后对采场进行实测,并根据采场实测数据与地质模型进行对照,进行总结。
进一步的,在S1中的操作步骤中,所述地质钻孔数据包括各地质钻孔的三维坐标以及地层信息。
进一步的,在S2中的操作步骤中,所述钻孔品位参数的计算依赖于地质工作中的钻孔数据,地质人员进行钻孔作业,采集大量矿石样品,通过室内化验工作,形成几种金属样品品位数据集。
进一步的,在S3中的操作步骤中,在开拓完毕的矿体里,掘进采准巷道,进行矿块划分、以此作为独立的回采单元,并在矿体内创造行人、通风、凿岩、放矿、充填所需要的工程。
进一步的,在S3中的操作步骤中,所述矿体走向及倾角中矿体走向和倾角是方位角,且矿体走向和倾角互相垂直。
进一步的,在S4中的操作步骤中,所述回采过程中要分析和了解地层产状、矿体产状、矿体与围岩的关系,矿体品位、矿体中伴生元素、共生元素的品位、夹石厚度的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钻孔数据库是在对钻孔数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建立的,需要整理的四类表格分别是定位表、测斜表、化验表和岩性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矿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矿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0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