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联合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0922.8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兢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智同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徐婧 |
地址: | 215128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一体化 联合 调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联合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包括DCS控制系统、至少两个污水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排污模块;污水处理厂包括一个二级处理装置和至少两个一级处理装置;排污模块包括若干个排污企业;两个污水处理单元通过第一三通阀、第一双向管线、第一支流管线、第二控制阀相通;排污企业的出口设置有流量传感器和第一水质在线检测仪;一级处理装置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水质在线检测仪;DCS控制系统接收信号并发出调控指令,从而将不同污水处理单元连接起来,减小由于个别排污企业排污量或排污水质的突变造成的对整个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的冲击,实现对不同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的科学合理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联合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有很多排污企业需要将各自产生的污水送至指定的污水处理厂,并由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达标排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纳污水的情况,而污水处理厂与排污企业之间的信息、一污水处理厂与另一污水处理厂之间的信息都是相互闭塞的,1.当其中某一排污企业因自身生产需要,增大排污量时,造成一污水处理厂处于饱负载工作状态,而不得不采取限制与之相通的其他排污企业的排污量来进行调节,此种调节方式难免制约其他排污企业生产;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污水处理厂,因与之相通的企业的生产排污情况,处于小负载运行的情况,造成运行情况受阻;2.当某一排污企业突然改变污水的水质时,若不加以控制调节,那么势必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负载均衡以及处理效果;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都导致污水处理不能根据各种生产因素的变化进行实时、灵活调节,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排污企业的生产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联合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能够根据排污企业的排污情况作出实时、灵活的调控。
为了解决上述的主要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联合调控系统,包括DCS控制系统、至少两个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排污模块;所述污水处理厂包括一个二级处理装置和至少两个一级处理装置;所述排污模块包括若干个排污企业;其中,所述排污企业的出口管线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排污企业通过出口管线与两个一级处理装置并联相通,且在两个一级处理装置的入口处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一级处理装置的出口还设置有第二输送泵;两个第二输送泵的出口管线汇合后与二级处理装置相通;所述排污企业的出口管线设置有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第一控制阀相通,第二出口通过第一双向管线与另一污水处理单元的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相通;所述第一双向管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流管线,第一支流管线与第一控制阀入口相通;在所述第一支流管线与第一控制阀连通的管线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开关状态与第一三通阀第二出口的开关状态相反;所述排污企业的出口管线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和第一水质在线检测仪;所述一级处理装置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水质在线检测仪;所述DCS控制系统能够接收流量传感器、第一水质在线检测仪、第二水质在线检测仪、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并调节第一三通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质在线检测仪和第二水质在线检测仪用于检测污水中COD含量、氨氮含量、PH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一级处理装置是均质调节池;位于同一所述排污模块的若干个排污企业至少有两个,其中第一个排污企业的水质检测数值高于第二水质在线检测仪的设定值,第二个排污企业的水质检测数值低于第二水质在线检测仪的设定值;当所述第一个排污企业和第二个排污企业的污水在以一级处理装置内混合后,水质均化为中间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智同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智同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0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