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mPIN1基因突变调控大豆结瘤和密植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1356.2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栩;崔原原;柯美玉;高震;黄来妹;陈娇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2;A01H4/00;A01H5/00;A01H6/54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mpin1 基因突变 调控 大豆 密植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GmPIN1基因突变调控大豆结瘤和密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大豆植株GmPIN1中的三个同源基因GmPIN1a,GmPIN1b,GmPIN1c发生突变,获得大豆三突变体Gmpin1abc;具体为:
GmPIN1a基因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使GmPIN1a第2513-2541个核苷酸间的核苷酸序列发生缺失;GmPIN1b基因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使GmPIN1b第2589-2617个核苷酸间的核苷酸序列发生缺失;GmPIN1c基因核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使GmPIN1c第3254-3282个核苷酸间的核苷酸序列发生缺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mPIN1基因变异调控大豆结瘤和密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因敲除方式使GmPIN1中的三个同源基因GmPIN1a,GmPIN1b,GmPIN1c同时出现碱基缺失,使蛋白提前终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mPIN1基因变异调控大豆结瘤和密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三突变体Gmpin1abc通过下列方法获得:
S1:设计构建同时靶向GmPIN1a,GmPIN1b,GmPIN1c三个基因的sgRNA;
S2:利用退火反应获得双链寡核苷酸;
S3:利用BsaI核酸内切酶线性化pEF1A2载体; S4:利用T4连接酶将S2和S3所获得的产物连接在一起; S5:将S4所获得的质粒载体导入到GV3101农杆菌中; S6:利用S5所获得的农杆菌用于侵染大豆; S7:将步骤S6所获得的产物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S8:对S7所获得的组培苗进行植物抗性筛选,从而获得不含CRISPR/Cas9载体片段的稳定的转基因大豆。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GmPIN1基因突变调控大豆结瘤和密植的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大豆及其相关株型中结瘤数目侧枝夹角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13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材料定型用原料浆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润糖糖浆熬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