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正极材料短流程回收再生方法、回收材料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2379.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7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马立彬;刘艳侠;李晶晶;申长洁;张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0525;H01M4/525;H01M4/505;H01M4/1391;H01M4/04;H01M4/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王红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 正极 材料 流程 回收 再生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短流程回收再生方法、回收材料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旧锂电池进行放电、去外壳、电解液回收和正负极极片分离;2)正极活性材料的剥离、浸出,得到浸出液;3)浸出液经除铜、铁杂质离子处理得到除杂液;4)调节除杂液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三元前驱体,富锂滤液可进一步处理得到碳酸锂;5)将上述三元前驱体和锂盐按比例混合,高温煅烧得到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可有效实现废旧锂电池中电解液和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溶液中存在的杂质铝离子制备了NCMA四元正极材料,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工艺流程简单,可有效降低成本,便于产业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短流程回收再生方法、回收材料及应用。
背景技术
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发展新能源汽车己成为世界各国必然选择。据统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5万辆,同比增长61.7%。中国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的产销量将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关键部件,装机量逐年剧增。据高工锂电统计,2018年锂离子动力电池装机量高达56.89 GWh,同比增长56.88%。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使用寿命6到8年,未来5年报废量将达到101 Gwh。动力电池退役后,如未经妥善处置,一方面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宝贵的有价金属资源浪费。据高工锂电预测,从废旧动力电池中回收锂、钴、镍及锰等有价金属,创造的回收市场规模2020年可达到100亿元,2023年将超过250亿元,这将成为创造收入和缩减成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处理,目前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需通过破碎、分选过程将电池集流体、正负极粉末、隔膜等进行分类,进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破碎分选过程中,正负极材料的机械夹带损失严重,回收率低;同时正负极粉料难以实现分离,不可避免会引入大量铝、铜等杂质,最终导致整个工艺中除杂困难,且镍、钴、锂等有价元素综合回收率低。例如中国专利CN104593606B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高速冲击破碎,之后进行振动筛分,筛分后得到的正负极粉末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800~900℃,焙烧后得到正负极粉末混合物。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正负极粉料难以实现分离,且筛分过程中正极材料的机械夹带损失严重,无法保证较高的回收率。
国内相关厂家大多数利用化学法处理价值较高的正极材料,对于报废的整电池,尚缺乏较为成熟的处理工艺与装备。化学法主要工艺流程为:破碎解体—分选—碱浸除铝—碱浸渣硫酸还原浸出—净化—萃取—镍、钴、锰盐生产—共沉淀制备前驱体—煅烧得到三元材料。现有通过萃取分离得到镍、钴、锰盐,作为三元前驱体的原料,工艺流程冗长,不易精确控制,且产品中往往残留少许有机物,对后续加工制备高性能三元下料造成影响。专利CN102956935B公开了一种废旧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处理方法,包含碱浸、酸浸出镍钴锰离子,再利用萃取剂分别回收镍、锂、钴、锰。此方法尽管可以实现有价金属的回收,但在碱浸过程中无法实现铝箔的回收,同时有价金属离子回收过程冗杂,加入有机萃取剂较多,产生废渣、废液需要处理,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短流程回收再生方法、回收材料及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流程冗长、成本高、有价金属离子回收率低、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三元正极材料短流程回收再生方法,步骤如下:
(1)废旧锂电池的放电和极片分离:利用盐溶液对废旧锂电池放电,确保开路电压低于1.0V;将放电后锂电池拆解,分离外壳,得到电芯,将电芯浸入溶剂中清洗,得到清洗后电芯,电解液回收处理;采用反卷工艺对清洗后电芯分离得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
优选地,溶剂为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