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型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2600.7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3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30/23;G06F30/27;G06F17/16;G01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董领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生成 方法 | ||
针对每种环境温度条件生成粘弹性体中的静态矩阵模型。使用静态矩阵模型的矩阵针对每种环境温度条件生成广义麦克斯韦模型。使用温度‑时间转换规则,基于材料试验片的测量结果,将材料试验片的弹簧系数和阻尼器粘度系数确定为应变率范数的函数。将部件的平均应变率确定为位移率矢量的函数。将部件的动态弹簧系数和阻尼器粘度系数确定为位移率矢量的分量的函数。通过将被确定为位移率矢量的分量的函数的动态弹簧系数和阻尼器粘度系数应用于广义麦克斯韦模型来生成用于分析的广义麦克斯韦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成模型的模型生成方法,该模型再现包括由粘弹性体制成的构件的部件的动态响应。
背景技术
在传统上,为了抑制振动的传递,在车辆悬架和发动机与车身之间的接合处使用了悬架衬套和发动机支架。为了了解车辆的行驶质量,准确地了解上述部件的动态响应是重要的。因此,在传统上,已经产生了用于再现部件的动态响应的模型。
日本专利第5365356号(JP 5365356 B)公开了一种附接到车辆悬架的衬套(悬架衬套)的建模方法(获得衬套矩阵模型的方法)。衬套是通过设置粘弹性体(例如,橡胶)而构造的部件,该粘弹性体根据例如具有彼此基本同轴的圆柱形状的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载荷而变形。利用这种构造,可以在分别连接到内筒与外筒的部件之间减震等。在衬套矩阵模型中,通过使用如下所示的等式1中的系数矩阵(在下文中,有时简称为矩阵)H,将作为分量的衬套的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相对位移(在X轴、Y轴和Z轴的每个方向上的分量以及绕每个轴在旋转方向上的分量),或除此之外的具有速度(该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和至少二阶幂的运动状态矢量d,与作为分量(在X轴、Y轴和Z轴的每个方向上的分量以及绕X轴、Y轴和Z轴的力矩的六个分量)的具有施加到衬套上的载荷的矢量(载荷矢量)F相关联来执行建模。
等式1
F=Hd …(1)
另外,日本专利第6551320号(JP 6551320 B)基于上述JP 5365356 B中描述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JP 5365356B中的技术与广义麦克斯韦模型相结合来对粘弹性体的变形历史依赖性进行建模,从而实现动态响应的再现性。
发明内容
当向构件输入载荷时,由粘弹性体制成的构件的特性(动态响应)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而变化。
然而,上述每个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模型生成方法没有考虑到构件的特性根据温度环境而变化。因此,不能生成考虑对温度环境的依赖性的模型。
本发明的发明人关注的是,当向构件输入载荷时,构件的特性根据环境温度而变化,并且考虑了反映特性变化的模型生成方法。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能够生成与环境温度相对应的模型,作为再现包括由粘弹性体制成的构件的部件的动态响应的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手段以用于生成动态模型的模型生成方法为前提,该动态模型是用于再现包括由粘弹性体制成的构件的部件的动态响应的模型。该模型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针对每种环境温度条件在粘弹性体中生成静态模型的步骤;使用静态模型针对每种环境温度条件生成广义麦克斯韦模型的步骤;使用温度-时间转换规则,基于材料试验片的测量结果,将粘弹性体的弹簧系数和阻尼器粘度系数确定为应变率范数的函数的步骤;将部件的平均应变率确定为位移率矢量的函数的步骤;将部件的动态弹簧系数和阻尼器粘度系数确定为位移率矢量的分量的函数的步骤;以及通过将被确定为位移率矢量的分量的函数的动态弹簧系数和阻尼器粘度系数应用于广义麦克斯韦模型来生成用于分析的广义麦克斯韦模型的步骤。
利用该具体项目,可以生成根据环境温度的模型(用于分析的广义麦克斯韦模型),作为用于再现包括由粘弹性体制成的构件的部件的动态响应的模型。因此,可以对反映根据温度环境变化的特性的动态响应进行高度精确的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