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Tuner芯片的频谱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3575.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韩光荣;阮振坛;汪华;郑延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3/165 | 分类号: | G01R23/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tuner 芯片 频谱仪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Tuner芯片的频谱仪系统,包括衰减器;衰减器与预选器或低通滤波器连接,预选器或低通滤波器与第一混频器连接,第一混频器分别与本振和中频滤波器连接,中频滤波器与Tuner芯片连接,Tuner芯片与对数检波器连接,对数检波器与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衰减器、预选器或低通滤波器、第一混频器、中频滤波器和Tuner芯片连接。本发明通过Tuner芯片替代现有频谱分析仪中的关键部件,由于使用的Tuner芯片具有市场上应用广泛、价格低、射频部件集成度高、型号丰富等特性,具有降低了产品调试难度、降低物料成本、缩小产品尺寸的明显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频谱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Tuner芯片的频谱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射频技术日益提高,其应用也愈发广泛,使用到的频谱范围也越来越宽,运用到射频技术的产品也是无处不在,因此也增加了产品设计者、维修者等使用能够分析产品射频部分性能的仪器的需求,而频谱仪就是其中的关键仪器之一。
传统频谱仪需要对输入的待测信号进行多级(一般为三级及以上)下变频处理,而变频方式需要使用到第一混频器和可调的频率合成器(本振)。每一级变频都由本振、第一混频器、中频滤波器组成,由于混频输出都会生成多个频率信号分量(如输入信号与本振的和频与差频,本振泄露,输入信号泄露等),因此每级混频输出都会选择一个合适滤波器来滤除无用信号,整个系统设计复杂程度高,调试难度大,产品难以小型化,物料成本相当高昂等缺点。
另外整个系统使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和RF信号处理的单元越多,噪声就越高。因此也更难获得干净的信号。一般频谱仪的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Tuner芯片的频谱仪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Tuner芯片的频谱仪系统,所述频谱仪系统包括衰减器;其中,衰减器与预选器或低通滤波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待测射频信号经衰减器调整信号强度后传输至预选器或低通滤波器;预选器或低通滤波器与第一混频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待测射频信号进一步经预选器或低通滤波器滤除测量频率范围外的信号后传输至第一混频器;第一混频器分别与本振和中频滤波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待测射频信号进一步经第一混频器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并输出至中频滤波器;中频滤波器与Tuner芯片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待测射频信号进一步经中频滤波器滤除无用信号后传输至Tuner芯片;Tuner芯片与对数检波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待测射频信号进一步经Tuner芯片完成一次变频处理后传输至对数检波器;对数检波器与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待测射频信号进一步经对数检波器将信号强度范围压缩到基带采集芯片量程范围内并输出至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衰减器、预选器或低通滤波器、第一混频器、中频滤波器和Tuner芯片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根据获取的射频信号的测量数据来调整衰减器、预选器或低通滤波器、第一混频器、中频滤波器、Tuner芯片、对数检波器,进而形成一个闭环的测试环路以获得更好的测量精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Tuner芯片替代现有频谱分析仪中的关键部件,由于使用的Tuner芯片具有市场上应用广泛、价格低、射频部件集成度高、型号丰富等特性,具有降低了产品调试难度、较少物料成本、缩小产品尺寸的明显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具有Tuner芯片的频谱仪系统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Tuner芯片包括可调增益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与射频滤波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射频滤波器分别与第二混频器和智能功率检测单元电连接和信号连接,第二混频器与中频放大器和本振连接,中频放大器分别与通道滤波器和智能功率检测单元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通道滤波器与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3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