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性混凝土管桩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3824.X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麒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B28B7/38;C10N40/36;C10N30/04;C10N30/12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性 混凝土 脱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水性混凝土管桩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润滑油基础油:20‑40份;乳化剂:5‑8份;高分子聚合物:0.5‑1.0份;去离子水:51‑74.5份;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交联型聚丙烯酸酯。所述的乳化剂为三乙醇胺油酸皂。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软化粘皮和麻面功能的水性混凝土管桩脱模剂,所述具有软化粘皮和麻面功能水性脱模剂通过脱模隔离组分与高分子聚合物组分的混合物,在提供隔离膜的同时,提供隔离膜与模具之间的粘合力,在使用过程中对磨具上粘皮、麻面具有去粘性和撕扯力,使其自然掉落,最终达到解决混凝土管桩脱模剂粘皮、麻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性混凝土管桩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混凝土管桩在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然而在混凝土管桩的生产中经常发生桩身混凝土粘皮、麻面等外观质量问题,从而影响管桩产品的质量,给管桩产品使用单位带来建设工程质量隐患,甚至影响管桩产品的耐久性。《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总第205期文章编号1000-4637(2003)05-27-0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粘皮、麻面的成因及处理》一文中提到桩身混凝土粘皮及麻面的常用处理措施包括清理钢模,增加水泥的比重等等,这些措施费时费力成本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软化粘皮和麻面功能的水性混凝土管桩脱模剂,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管桩脱模剂粘皮、麻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水性混凝土管桩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水性混凝土管桩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
润滑油基础油:20-40份;
乳化剂:5-8份;
高分子聚合物:0.5-1.0份;
去离子水:51-74.5份;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交联型聚丙烯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的乳化剂为三乙醇胺油酸皂。
本发明中,所述交联型聚丙烯酸酯,是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通过高分子链之间通过化学键交联成大分子的共聚物;三乙醇胺油酸皂,是一种由油酸与三乙醇胺酰胺化而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用作整理剂、柔软剂,用作金属清洗剂,可起短期防锈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脱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
润滑油基础油:25-35份;
乳化剂:5.5-7份;
高分子聚合物:0.6-0.8份;
去离子水:55-74份。
进一步的,所述脱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
润滑油基础油:30份;
三乙醇胺油酸皂:6份;
交联型聚丙烯酸酯:0.7份;
去离子水:73.3份。
本发明是以润滑油基础油,通过三乙醇胺油酸皂与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为脱模剂主要成膜物质,使脱模剂具有附着力强,脱模效果好,耐冲刷,耐温,可以多次使用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麒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麒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38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束加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LED灯组件的压装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