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草原生态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4059.3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文;李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草原 生态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草原生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草原生态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用于实现草原动态图像集、草原非生物环境因素的采集;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草原动态图像集、草原非生物环境因素传输至数据处理端;数据处理端,用于实现草原动态图像集中内载的草原覆盖率、草原生长参数、牧群参数的识别,并基于草原非生物环境因素、草原覆盖率、草原生长参数、牧群参数实现草原生态的监测。本发明可以实现草原生态的高效率的实时在线监测,可大面积、多期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原生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草原生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草原生态的监测方式主要采用地面调查、遥感技术和3S技术。其中,(1)地面调查:在野外采用路线调查和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以旗(县)为单位,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草地类型或草地利用变化的地段,以及预判中有疑难问题的区域布设样地。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数量特征及植物生长状况,草地覆盖度、高度、不同种类植物的出现频次。地面调查是人工统计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数量特征及植物生长状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准确性依赖于技术人员,监测结果不可靠,监测样点的选择代表不了整体的生态状况。(2)遥感技术: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遥感成像是宏观监测,监测范围大、监测精度低,监测仪器昂贵。(3)3S技术由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构成,3S技术与地面草原植被路线考察相结合,是常用的研究方法,基于3S技术的草地退化的动态监测系统,借助GIS开发平台和可视化VB开发工具,以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为基本的数据源。利用3S技术,实现了对草地退化适时监测、评估。3S技术是半自动化的监测手段,地面监测数据获取困难,且不具有实时、在线监测的功能。
换言之,当前草原生态监测数据碎片化、人工化,草原生态评价片面化,草原生态监测系统不完整。草原生态监测数据获取困难,草原环境监测手段单一化,难以获得实时在线的草原生态监测数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草原生态监测系统,可以实现草原生态的高效率的实时在线监测,可大面积、多期次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物联网的草原生态监测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端,用于实现草原动态图像集、草原非生物环境因素的采集;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草原动态图像集、草原非生物环境因素传输至数据处理端;
数据处理端,用于实现草原动态图像集中内载的草原覆盖率、草原生长参数、牧群参数的识别,并基于草原非生物环境因素、草原覆盖率、草原生长参数、牧群参数实现草原生态的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草原动态图像集通过无人机模块实现采集,采集时,无人机模块基于预设的轨迹实现目标草原图像的定点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草原非生物环境因素包括草原光照参数、空气温湿度参数、土壤温湿度参数、降水参数、空气中沙尘粒子粒度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端内载一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本地储存模块、草原动态图像识别模块、草原生态监测模块;草原动态图像集、草原非生物环境因素及其对应的草原覆盖率、草原生长参数、牧群参数存入数据本地储存模块中;草原动态图像识别模块可自动完成草原动态图像内载草原覆盖率、草原生长参数、牧群参数的识别;草原生态监测模块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根据草原非生物环境因素、草原覆盖率、草原生长参数、牧群参数实现草原生态的监测,并输出对应的监测结果;监测报告编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未经延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4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