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4339.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市艺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A01B49/04;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6125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还田 智能化 埋设 | ||
1.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为总支撑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将土壤层表面秸秆吸入壳体中的吸入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接收吸入管处吸入的秸秆的加工盒,所述加工盒中设有将秸秆粉碎的粉碎刀与秸秆加热的加热单元;
填埋机构,所述填埋机构包括伸入土壤层底部的填埋管,所述填埋管通过其上端固定的输出管道与壳体一端设置的软管连通,所述输出管道的一侧设有肋板,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可推动肋板升降达到将填埋管伸入土壤层内部目的的推动单元,在填埋管伸入土壤层内部时,所述吸入管处被吸入的秸秆经过粉碎、加热之后填埋入土壤层内部进行自然分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转动设有可在土壤层表面行走的移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的底部设有可收揽土壤层表面秸秆的吸入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盒的内部通过固定在壳体上方内壁的隔板隔成左右设置的加热腔、粉碎腔,所述粉碎刀设置于粉碎腔中,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加热腔中,所述加热单元在加热腔中上下交错分布有多组,所述隔板的下端设有阻隔在加热腔与粉碎腔之间并可供粉碎后的秸秆由粉碎腔通入加热腔中的滤板,所述加工盒的底部固定设有保护壳体,保护壳体中设有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的上端传动连接有伸入粉碎腔中的驱动轴,所述粉碎刀固定在驱动轴的上端,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固定设有可相对于驱动轴轴线转动的研磨辊,所述研磨辊包括上部的圆台状结构与底部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研磨辊底部的圆柱形结构与粉碎腔的内壁之间保持间隙并供粉碎刀粉碎后的秸秆粉末通过,秸秆粉末在间隙中通过时进一步通过研磨辊与粉碎腔内壁之间进行研磨粉碎,所述加工盒的底端设有可开合的门体,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门体的底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有可提供吸力并将土壤层表面的秸秆从吸入管开口处吸入的吸出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可在秸秆排入填埋管中时向秸秆中添加分解剂颗粒的添加斗,所述添加斗的底部连通壳体内部的位置设有可供分解剂颗粒定量进入壳体内部的定量添加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吸入管的一端通过排出孔与软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呈L字形板状结构,肋板的底部设有可伸入土壤层内部的翻板,所述肋板的端部设有上下分布的转动辊,上下两组转动辊外部传动套设有传动带,所述转动辊的中部固定设有转动设置在肋板表面的转动轴,所述翻板设有多组,多组翻板固定在下端转动辊的转动轴端部,所述肋板的后端固定设有可带动上端转动辊上转动轴转动的驱动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的底部固定设有阻挡在填埋管靠近翻板一侧的扩撑板,所述扩撑板靠近翻板的方向设置有三角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智能化填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管的底部设有可单向打开的单向开板,单向开板单向打开时供填埋管中的秸秆从填埋管中单向输入土壤层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市艺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市艺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43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