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氯化钛精制除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5077.3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杰;刘峰;和奔流;李建军;刘红星;祝永红;陈建立;张军丽;杨倩;张建林;张燕平;赵冠杰;杨德;王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2 | 分类号: | C01G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512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精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氯化钛精制除钒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四氯化钛除钒工艺会引入杂质以及能耗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将精馏后的四氯化钛温度降至四氯化钛的熔点以下和三氯氧钒的熔点以上,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实现四氯化钛的除钒。然后通过换热器将固态的四氯化钛加热液化并输送至精四氯化钛罐中,同时降低换热器另一端的盐水温度,制得冷冻盐水,冷冻盐水输送到氯化车间用于对粗四氯化钛气体的冷却,从而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降低能耗。本发明提高了四氯化钛的纯度,实现了能量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能耗,克服了技术偏见,使冷冻法除钒工艺在工业上具有了实用价值。本发明适用于去除四氯化钛中的含钒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氯化钛精制除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四氯化钛是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和克劳尔法生产海绵钛最重要的中间产品。下游产品海绵钛和钛白粉对四氯化钛中钒含量有严格要求,因此,粗四氯化钛除钒是精制四氯化钛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由于四氯化钛沸点136.4℃与四氯化钛中钒的主要成分三氯氧钒的沸点127.2℃相差不到10度,很难通过精馏技术实现分离。
现有技术中,比较成熟的除钒工艺有色铝粉除钒、铜丝除钒、硫化氢除钒及有机物除钒等,除钒机理均是通过改变钒化合物的沸点,增加钒化合物与四氯化钛的沸点差异,通过精馏除去钒化合物。但这些方法都会通过其它的介质进行除钒,难免引入杂质。另一种除钒工艺是冷冻法除钒,但冷冻的方法能耗较高,在工业上不具有实用价值,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低能耗的冷冻除钒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四氯化钛除钒工艺会引入杂质以及能耗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四氯化钛精制除钒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降低除钒工艺中的能耗,同时防止杂质的引入,提高四氯化钛的纯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四氯化钛精制除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精馏后的四氯化钛的温度降至四氯化钛的熔点以下三氯氧钒的熔点以上,得到固态精四氯化钛和液态的三氯氧钒;
S2:通过固液分离的方法使固态精四氯化钛和液态的三氯氧钒分离;
S3:使用内部通有换热液的换热器将固态精四氯化钛加热液化,得到液态纯四氯化钛,
同时换热液温度降低,得到冷冻后的换热液;
S4:将冷冻后的换热液输送到氯化车间用于对粗四氯化钛的冷却,同时换热液温度升高,升温后的换热液再次输送到换热器中用于固态精四氯化钛加热液化。
三氯氧钒的熔点-78.9℃与四氯化钛熔点-25℃相差近54度,因此采用冷冻法并通过固液分离的方法可以将四氯化钛中的三氯氧钒完全去除,而不会引入其他杂质,而且冷冻后的四氯化钛通过换热器使换热液降温,降温后的换热液又用于对粗四氯化钛气体的冷却,实现了能量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能耗,克服了技术偏见,使冷冻法除钒工艺在工业上具有了实用价值。
作为优选,步骤S3中的换热液为盐水。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盐水的熔点比纯水低,不易结冰,能够防止换热液凝固而堵塞换热器,影响能量的回收利用。
作为优选,步骤S1中的四氯化钛的冷冻温度为-25℃~-78℃。
三氯氧钒的熔点-78.9℃与四氯化钛熔点-25℃,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可以使三氯氧钒为液态,四氯化钛为固态,便于将三氯氧钒从四氯化钛中去除。
作为优选,步骤S1中四氯化钛的降温方法为喷雾冷冻或升压冷冻。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能够实现冷冻的同时实现固液分离。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5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