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采耳棒、集成装置及收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5170.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4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蜂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H04N5/225;A61L2/08;A61L2/24 |
代理公司: | 广东普罗米修律师事务所 44615 | 代理人: | 齐则琳;黄利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采耳棒 集成 装置 收纳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采耳棒,包括耳勺、摄像头、可弯曲连接棒和固定组件;耳勺和摄像头位于固定组件内,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可弯曲连接棒的一端;可弯曲连接棒远离固定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手持壳体紧配安装;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筒和连接筒;固定筒的一端套接于可弯曲连接棒的一端上;连接筒与固定筒远离可弯曲连接棒的一端螺接;耳勺的安装部抵接于连接筒远离固定筒的一端与固定筒远离可弯曲连接棒的一端之间;摄像头的整体位于固定筒内,摄像头位于耳勺的安装部与可弯曲连接棒之间,使得耳勺和摄像头相较于可持手柄进行弯曲,提高耳勺在采耳时的便利性,便于摄像头能够随耳勺的工作角度的变换而改变其摄像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耳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采耳棒、集成装置及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耳道内存在有干型耳垢、湿型耳垢和屑状耳垢等形态各异的耳垢,需要定期清理。虽然在耳鼻科能完全去除这些耳垢,但一般来说,耳垢都是自己动手清理,即把掏采耳棒插入耳道中后凭感觉去除耳垢。
智能采耳棒一般包括手持壳体、连接棒、耳勺以及连接显示器的摄像头,通过用户手握手持壳体进行采耳动作;智能采耳棒解决了用户因看不见耳道内情况,经常发生掏不干净和损伤耳道的情况发生;
但现有智能采耳棒的耳勺的外观几乎都一致,导致耳勺的适用采耳工况相同,不能根据采耳工况的要求而进行耳勺的变化;且现有的耳勺,也是处理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耳勺上易附着细菌和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采耳棒;
所述智能采耳棒,包括耳勺、摄像头、可弯曲连接棒和固定组件;
所述耳勺和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固定组件内,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可弯曲连接棒的一端;
所述可弯曲连接棒远离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手持壳体紧配安装;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筒和连接筒;
所述固定筒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可弯曲连接棒的一端上;
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固定筒远离所述可弯曲连接棒的一端螺接;
所述耳勺的安装部抵接于所述连接筒远离所述固定筒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筒远离所述可弯曲连接棒的一端之间;
所述摄像头的整体位于所述固定筒内,且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耳勺的安装部与所述可弯曲连接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远离可弯曲连接棒的一端的端部上连接有与所述固定筒同轴线的第一限位环;
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可弯曲连接棒与所述第一限位环内,且所述第一限位环抵接固定所述摄像头;
所述连接筒远离所述固定筒的一端的端部上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筒同轴线的第二限位环;
所述耳勺的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状之间;当所述连接筒朝向固定筒方向进行螺接时,所述第一限位环将所述耳勺的安装部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耳勺的安装部为环形件。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采耳棒还包括手持壳体;
所述手持壳体的一端卡接固定有充电模块;
所述可弯曲连接棒通过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手持壳体连接;
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装配支架、装配件和固定环;
所述装配支架插接于所述手持壳体内,所述装配支架靠近所述可弯曲连接棒一端具有装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蜂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蜂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5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