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网关功能的触点智慧屏设备及其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5851.0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6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尚应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酷开智慧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杜东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网关 功能 触点 智慧 设备 及其 控制 智能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备网关功能的触点智慧屏设备,本发明操作简单,采用可吸附触点,可移动,而且成本可控;同时基于物联接口实现了网关功能,具备物联扩展性和延伸性降低了单件设备的成本,提供了良好的物联网扩展性。智慧屏在连接Wi‑Fi成功,登录系统帐号后,智慧屏本身会作为一个网关设备加入到该帐号下;当智慧屏吸附到其他智能设备时,通过标准触点接口实现了智慧屏和设备的通信,智慧屏的网关功能会打开,调用物联网云平台的相关接口将设备作为子设备添加到智慧屏网关下,所吸附的设备则成为了智慧屏网关的一个子设备,智慧屏便是该设备的延伸,以此实现智慧屏基于网关功能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家居和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网关功能的触点智慧屏设备及其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家居生活开始步入物联时代,而在物物相连的过程中,带屏智能设备因为具有更好的交互和体验感而备受人们喜爱,逐渐成为家居生活中人们实现智能控制的入口,如带屏音响、冰箱、各种尺寸的智慧屏等,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带屏设备进行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智能设备控制等,娱乐生活开始多元化发展。但是同时人们也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带屏设备家居作为入口级设备。在控制设备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
1、操作流程繁琐,不易理解;
2、功能单一,每件智能设备至少需要一个屏幕成本不可控;
3、不方便移动,不能时刻在用户身边;
4、不具备网关功能;缺乏物联扩展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备网关功能的触点智慧屏设备,本发明操作简单,采用可吸附触点,可移动,而且成本可控;同时基于物联接口实现了网关功能,具备物联扩展性和延伸性,可以使得用户在家居生活中更加方便地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具备网关功能的触点智慧屏设备,主要包含智慧屏网关添加模块、智慧屏子设备添加模块和智慧屏子设备响应模块;
所述智慧屏网关添加模块配置为:
调用物联网云平台的绑定接口进行绑定智慧屏设备,将智慧屏设备添加为网关设备。
这里是指智慧屏作为网关功能设备添加到帐号下的过程,首先智慧屏要连接网络,然后在智慧屏首页进行帐号登录,在登录成功后会调用物联网云平台的绑定接口进行绑定智慧屏设备,此时智慧屏就作为一个网关设备被添加到了该帐号下。
所述智慧屏子设备添加模块配置为,智慧屏设备通过标准触点接口吸附到智能设备时,打开智慧屏设备网关功能,调用物联网云平台的绑定接口将智能设备作为子设备添加到智慧屏设备网关下;
这里是指在智慧屏通过标准触点接口吸附到某个智能设备时,智能设备就会发出广播,告知智慧屏已经吸附成功,此时智慧屏便会打开网关功能,同时会调用物联网云平台的绑定接口将智能设备作为子设备添加到智慧屏这个网关下,此时的智慧屏本身就是一个网关设备,而它所吸附的智能设备则成为了它的一个子设备。
智慧屏子设备响应模块配置为,智能设备作为子设备添加到智慧屏设备网关下后,在智慧屏设备显示智能设备控制,并在接受到用户控制指令后,调用物联网云平台接口通过物联网通道将控制指令令通过云平台下发给智能设备。
这里是指,智慧屏吸附到某个智能设备,智能设备作为子设备添加到智慧屏网关下后,智慧屏控制页面的子设备列表中即会显示出该台灯,点击进入该台灯控制页面,即可进行子设备台灯的控制。当用户在台灯控制页面进行操作时,调用相应的物联网云平台接口走IOT通道将控制命令通过云平台下发给台灯设备,台灯子设备在收到控制指令后进行自主响应及执行相关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触点智慧屏设备还包括智慧屏子设备离线删除模块,
所述智慧屏子设备离线删除模块配置为,智慧屏设备不再吸附智能设备时,调用物联网云平台相关接口使智能设备显示为离线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酷开智慧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酷开智慧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5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