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屈强比低成本高性能建筑结构用Q420GJ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6379.2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显;樊雷;杨跃标;肖娟;李磊;韦龙周;朱鹏宇;刘崇林;李宗强;陈盛淋;廖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1C7/00;C21C7/06;C21C7/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屈强 低成本 性能 建筑结构 q420gj 钢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屈强比低成本高性能建筑结构用Q420GJ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低屈强比低成本高性能建筑结构用Q420GJ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4Wt%~0.17Wt%,Si:0.20Wt%~0.40Wt%,Mn:1.4Wt%~1.6Wt%,P:≤0.020Wt%,S:≤0.01Wt%,Alt:0.020%~0.050Wt%,Nb:0.040Wt%~0.055Wt%,V:0.025Wt%~0.040Wt%,Ti:0.015Wt%~0.030Wt%,CEV:≤0.44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屈强比0.72‑0.78。本发明可获得低屈强比低成本的合格高性能建筑结构用Q420GJ。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钢铁生产制造,特别是一种低屈强比低成本高性能建筑结构用Q420GJ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是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而抗震性又和钢材的屈强比息息相关。屈强比,是指钢材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该指标是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重要系数。钢铁材料的屈强比较高时,表明该种材料的抗变形能力较强,不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但材料抗外力冲击能力较差,发生脆性破坏的风险较大,材料的可靠性较低。因此建筑结构用钢的低屈强比是材料抗震性能、安全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为确保高层建筑抗震性能,避免高层建筑的倾斜或垮塌发生,国家要求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屈强比在0.83以下。
虽然低屈强比高层建筑钢在抗震性方面中具有诱人的魅力,但这类钢在实际生产上还存在着许多技术和成本的问题,尤其随着强度的升高,屈强比很难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Q420GJ中厚钢板,屈强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屈强比低成本高性能建筑结构用Q420GJ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以解决Q420GJ中厚钢板,屈强比较高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屈强比低成本高性能建筑结构用Q420GJ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低屈强比低成本高性能建筑结构用Q420GJ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4Wt%~0.17Wt%,Si:0.20Wt%~0.40Wt%,Mn:1.4Wt%~1.6Wt%,P:≤0.020Wt%,S:≤0.01Wt%,Alt:0.020%~0.050Wt%,Nb:0.040Wt%~0.055Wt%,V:0.025Wt%~0.040Wt%,Ti:0.015Wt%~0.030Wt%,CEV:≤0.44Wt%;
所述制造方法的工艺路线为:高炉铁水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钢水冶炼、LF钢水精炼处理、板坯连铸、中厚板轧制。
进一步地,铁水脱硫预处理中:采用KR脱硫,入炉铁水控制S≤0.0050Wt%。
进一步地,转炉钢水冶炼中:炉渣二元碱度R(CaO/Al2O3)控制在3~4,冶炼过程采用全程底吹氩气,转炉终点C:0.06~0.1Wt%,P≤0.020Wt%。
进一步地,LF钢水精炼处理中:进行脱氧及Al、Mn、Nb、V、Ti合金化工艺,精炼顶渣二元碱度R控制在8~12,钢水进行Ca处理,按[Ca]/[Als]=0.10~0.14控制,Ca处理结束钢包进行软吹氩8~10min,软吹氩结束至连铸钢包开浇之间的钢包钢水镇静时间控制在≥18min。
进一步地,板坯连铸中:要求投用钢包自动下渣检测控制,中间包浇注过热度按10~25℃,中包使用碱性覆盖剂,使用板坯低合金钢保护,铸坯拉速为1.0m/min~1.15m/min,采用结晶器液面波动自动控制,波动范围控制在±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屈强比低成本高性能建筑结构用Q420GJ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厚板轧制中:铸坯加热、均热温度控制目标为1220~1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6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