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6543.X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廷安;董建曦;龚浩东;张军烈;葛跃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E04G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支撑 构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包括套筒、设置于套筒两端的螺杆、顶托、以及钢板;所述螺杆的底端与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与顶托的下部连接;所述顶托的上部与钢板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在狭小空间使用时,套筒两侧的钢板分别顶住狭小空间内两侧模板上安装的木方,使两侧的模板能够相互支撑,从而提高狭小空间处的支模效果,确保了现场模板支撑的质量。另外,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可重复循环利用,节约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狭小空间的模板支撑,常常会因为空间问题影响施工操作,导致模板支撑不够牢固从而引发涨模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狭小空间处的支模效果,确保了现场模板支撑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结构质量、节省材料节省人工,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套筒、设置于套筒两端的螺杆、顶托、以及钢板;所述螺杆的底端与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与顶托的下部连接;所述顶托的上部与钢板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在狭小空间使用时,套筒两侧的钢板分别顶住狭小空间内两侧模板上安装的木方,使两侧的模板能够相互支撑,从而提高狭小空间处的支模效果,确保了现场模板支撑的质量。另外,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可重复循环利用,节约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中,为了便于调整螺杆的伸出长度,更容易的固定模板,所述套筒两端的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的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中,为了避免螺杆调整伸出长度时,螺杆完全伸入套筒内,造成使用不便,所述螺杆的顶端设置限位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的施工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狭小空间内两侧模板之间的距离选择长度合适的螺杆、以及套筒;
S2,将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置于狭小空间内两侧模板之间,调整螺杆的伸出长度,使钢板与模板上安装的木方接触;
S3,继续调整螺杆的伸出长度,钢板顶紧模板,使两侧的模板相互牢固支撑。
本发明的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的施工方法,套筒两侧的钢板分别顶住狭小空间内两侧模板上安装的木方,使两侧的模板能够相互支撑,从而提高狭小空间处的支模效果,确保了现场模板支撑的质量。如模板面积较大,可采用多个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对模板进行支撑。另外,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可重复循环利用,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的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对撑式模板支撑构件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套筒5、设置于套筒5两端的螺杆4、顶托6、以及钢板3;所述螺杆4的底端与套筒5螺纹连接;所述螺杆4的顶端与顶托6的下部连接;所述顶托6的上部与钢板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6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