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6988.8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姜珊;陆庆;王峰;伊斌;王彦威;王铁;孙道鹏;王晨;段桂媛;滕云翼;孙明雪;杜英杰;宋亮亮;王大伟;孙平;高志;何江海;张大勇;赵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冰山嘉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F25D13/00;F25B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63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c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CO2系统的冷库控制器,属于控制器领域,包括控制器主板和手操器;所述控制器主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MCU,以及分别与控制器主板MCU连接的温度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RS485通讯模块、实时时钟电路;所述手操器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MCU,以及分别与手操器MCU连接的按键检测电路、LCD液晶显示背光模块、RS485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主板中的RS485通讯模块通过RS485总线与手操器中的RS485通讯模块相连并进行数据交换;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能够让大规模CO2冷库高效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CO2系统的冷库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冷库系统采用CO2作为制冷剂,而冷库的控制是 CO2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使冷间温度、相对湿度保持在食品冷藏工艺所要求的变化范围内,保证食品质量。
CO2冷库控制与传统冷库相比较,存在特殊性,目前普遍采用手动控制或者采用可编程PLC控制,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手动控制操作繁琐,不能达到无人值守,并且效率相对较低,而可编程PLC需要编程人员编制程序,人工成本较高,造成整体工程总造价的提升。因此需要针对CO2系统冷库的特殊性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CO2系统的冷库控制器,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能够让大规模CO2冷库高效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CO2系统的冷库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板和手操器;
所述控制器主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MCU,以及分别与控制器主板 MCU连接的温度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RS485通讯模块、实时时钟电路;
所述手操器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MCU,以及分别与手操器MCU连接的按键检测电路、LCD液晶显示背光模块、RS485通讯模块;
所述控制器主板中的RS485通讯模块通过RS485总线与手操器中的RS485 通讯模块相连并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主板的基板上设有与外部电源相连的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输入DC 24V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将DC 24V电压一部分供给开关量输出模块及模拟量输出模块,另一部分通过设置在控制器主板基板上的DC-DC变换器产生 DC 5V电压供给控制器主板的MCU、温度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RS485通讯模块、实时时钟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通过设置在控制器主板基板上的另一DC-DC 变换器产生另一组DC 5V电压供给RS485隔离电路,所述RS485隔离电路设置在控制器主板基板上并与控制器主板MCU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采用继电器形式输出,包括ULN2003晶体管、继电器,控制器主板MCU输出引脚与ULN2003晶体管连接,将DC 5V电平转化为DC 24V电平,DC24V电平连接继电器线圈,控制继电器触点的打开与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冰山嘉德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冰山嘉德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6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