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钢配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7008.6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J.布鲁斯克;P.迈纳特;C.戈尔特曼;B.宾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42 | 分类号: | C21D1/42;D01G15/88;C21D9/26;C21D9/24;C21D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茜 |
地址: | 德国阿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件 | ||
本发明涉及全钢配件。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设有齿(15)的钢丝(11)顺序地穿过第一电感器(16)和第二电感器(18)。电感器(16、18)以不同的频率运转,并且生成不同的温度。第一电感器(16)具体地将基底区段(17)加热至低于奥氏体化温度范围之下的高温,所述基底区段(17)将不被硬化。第二电感器(18)将所述齿(15)加热至处于奥氏体化温度范围内的还要更高的第二温度。在淬火时产生一贯高品质的限定的、硬化的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全钢针布的针布钢丝的方法和一种带有感应硬化齿的针布钢丝。本案为分案申请,其母案的申请号为201580024128.4,申请日为2015年05月05日,发明名称为“全钢配件”。
背景技术
如例如从公开DE 2904841已知针布钢丝(锯齿钢丝)被用于制造全钢针布。这种针布钢丝具有厚度更大的基底区段和从基底区段延伸的带齿壁区段。形成于该处的齿被硬化(具体地,在齿尖附近)。总体地,针布钢丝具有四个硬度不同的区。在从齿尖延伸直至近似一半齿高度的第一区段中,针布钢丝具有至少60 HRC的硬度。在邻接区中,硬度固定在60HRC至55 HRC的值。在下一邻接区中,提供50 HRC至55 HRC的硬度,使得在齿基底的区域中仍存在近似40 HRC的硬度。由钢丝的基底部分占据的其余区不被硬化。
为进行硬化,首先使可硬化钢处于高温且接着进行淬火。
为实现这些,文献CH 670455 A5提供使用单脉冲或脉冲包借助于CO2气体激光器将针布钢丝的齿大致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由于齿的最小热容量,随后齿将在空气中非常迅速地再次冷却,因此实现淬火硬化。在带齿区域中能够实现950 HV的硬度,其中,齿基底处的硬度仅为200 HV。硬化材料与未硬化材料之间的边界沿弓形线或笔直线前进。
实际上,激光束的高能量引起迅速加热;然而,这能够造成与能量输入的均匀性及因此局部过热有关的问题。
公开DE 101 06 673 A1是基于以下发现:难以总是将硬化操作期间的热处理限制在限定范围内。与此相结合,该公开建议对针布钢丝进行感应加热,且在这样做时,用最高可能频率进行加热使得硬化效果基本上被限制于针布钢丝的齿的齿尖和表面。为这样做,使用1到2 MHz的频率。可在使用保护气体的情况下进行加热。通过用水、空气或油淬火进行硬化过程。随后,例如在仅130°的极低退火温度下处理针布钢丝,以便在不使针布钢丝丧失其硬度的情况下消除不期望的张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针对全钢针布的制造和实施例的改进的构思。与此相结合,具体地,在没有后续处理的情况下,将获得带有几何上准确的齿尖的齿。
这个目标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实现的:
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情况中,首先使旨在制造针布的钢丝在第一站中经受加热过程,其中,当钢丝穿过时,钢丝在其基底区段中以及在其壁区段中被加热。该加热可以例如用任何方法执行,其中,热能被传递到钢丝并且在这样做时,具体地被传递到其基底区段,或在所述钢丝中生成。例如,可使钢丝穿过加热炉,在所述加热炉中,热能借助于辐射和/或自然对流和/或辅助对流被传递到钢丝。也有可能通过使电流穿过所述钢丝来利用其欧姆电阻加热钢丝。为这样做,可使钢丝在两个相对的电极(例如,碳电极)之间穿过,所述电极供应有直流电流或低频交流电流(例如,50 Hz)并且在侧向表面上接触钢丝。由于这样,具体地且优选地,钢丝沿横向方向在其基底区段中被注满电,且因此被加热。也有可能的是,沿钢丝纵向方向将两个电极或也将电极对或若干电极组布置成彼此相隔一定距离,使得电流在钢丝中的间隔分开的位置处被输入和输出。通过钢丝的纵向流动将运动钢丝中的电流的热效应分布到更长的区段,且因此使得可能均匀地加热具体地基底区段。在这两种方法中,被注满和加热的主要是基底区段。加热站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热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罗兹-贝克特公司,未经格罗兹-贝克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7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