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馈增强型脉象搜索与采集阵列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7018.X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3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椿明;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馈 增强 脉象 搜索 采集 阵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馈增强型脉象搜索与采集阵列及方法,阵列包括若干并行设置的探测单元,以及与探测单元数量相等的反馈控制模块;每个探测单元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压电传感器、第一弹性支撑结构、电磁线圈、第二弹性支撑结构和磁芯;压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反馈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电磁线圈与反馈控制模块的反馈控制端相连接。本发明采用阵列的形式对用户需要探测脉象的位置进行大面积覆盖,通过脉象对压电传感器的挤压产生电信号来对脉象进行搜索,获取真实存在脉象的位置,并将脉象出现位置处的电压脉冲数据和电压脉冲值作为脉象的采集数据,完成脉象的采集,实现脉象数据的自动获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脉象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馈增强型脉象搜索与采集阵列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医学瑰宝,中医与西医最不相同的是诊断手段上,其主要依赖“望闻问切”四诊法,其中切脉诊断是最具代表性的,以常见的寸口脉诊法为例,医生通过“寸、关、尺”三个穴位的脉象信息,可以对“肺经、肝经和肾经”进行诊断,从而得出体质的辨识,完成疾病的诊断。因此,如何采集脉象成为了中医信息化的关键技术点。由于病人自身医学训练水平的不足,一般人难以准确对自己的寸口三穴位准确定位,发展能自动搜索并采集相关脉象的技术就非常急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馈增强型脉象搜索与采集阵列及方法解决了目前脉象只能人为采集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反馈增强型脉象搜索与采集阵列,其包括若干并行设置的探测单元,以及与探测单元数量相等的反馈控制模块;每个探测单元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压电传感器、第一弹性支撑结构、电磁线圈、第二弹性支撑结构和磁芯;一个压电传感器、一个电磁线圈和一个反馈控制模块构成一个反馈增强型脉象搜索与采集单元,压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反馈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电磁线圈与反馈控制模块的反馈控制端相连接;
压电传感器,用于搜索脉象,并将脉象数据转换为电信号;
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压电传感器的电信号,对所有电磁线圈进行供电实现反馈增强与定位,并将符合预期的压电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数据进行输出,得到脉象位置;
电磁线圈,用于通电后形成磁场与磁芯进行力的互作用,实现反馈增强。
提供一种反馈增强型脉象搜索与采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反馈增强型脉象搜索与采集阵列上的每个探测单元进行编号;
S2、将反馈增强型脉象搜索与采集阵列设置在需要探测脉象的位置;
S3、分别获取每个探测单元中压电传感器在预定时间内的电压累计通量;
S4、判断每个探测单元中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是否为设定最大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进入步骤S5;
S5、将每个探测单元中电磁线圈的当前电流增加一个预设增量,并返回步骤S3;
S6、获取并根据在预定时间内存在电压累计通量大于阈值的探测单元的编号确定其所在位置,将该位置作为脉象出现的位置,完成脉象的搜索;
S7、获取并将脉象出现位置处的电压脉冲数据和电压脉冲值作为脉象的采集数据,完成脉象的采集。
进一步地,步骤S7中电压脉冲数据包括单次电压脉冲的持续时间和相邻两次电压脉冲的间隔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7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