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和燃气加热器用金属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7967.8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伟;付迎春;王淑红;朱艳芹;齐慧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潇;廖辉 |
地址: | 1011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燃气 加热 器用 金属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油和燃气加热器用金属换热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内鳍片及外鳍片;内壳体位于外壳体内,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液体流道;外壳体两端开放,一端作为液体流道入口,另一端作为液体流道出口;内壳体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开放端作为火焰通道入口,且液体流道入口与火焰通道入口位于同一侧;内壳体开放端一侧壳体上设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贯穿外壳体与外部相通作为尾气出口;内壳体的内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内鳍片,内鳍片采用铜质或铜合金,内壳体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外鳍片,外鳍片采用铝质或铝合金。本发明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和燃气加热器用金属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其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是评价加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油和燃气加热器用金属换热器,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油和燃气加热器用金属换热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内鳍片及外鳍片;
所述内壳体位于外壳体内,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液体流道;外壳体两端开放,一端作为液体流道入口,另一端作为液体流道出口;内壳体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开放端作为火焰通道入口,且液体流道入口与火焰通道入口位于同一侧;内壳体开放端一侧壳体上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贯穿外壳体与外部相通作为尾气出口;内壳体的内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内鳍片,内鳍片采用铜质或铜合金,内壳体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外鳍片,外鳍片采用铝质或铝合金。
所述内鳍片厚度为0.8mm-1mm,所述外鳍片厚度为0.8mm-1mm。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均设有轴向安装槽,分别用于安装内鳍片和外鳍片,所述轴向安装槽沿内壳体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开放端通过法兰盘与外壳体液体流道入口开放端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固定在法兰盘内圆周面,外壳体固定在法兰盘外圆周面,法兰盘端面上设有与液体流道连通的轴向通孔。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内壳体的内表面、外表面上分别设置内鳍片、外鳍片,内鳍片采用铜质或铜合金,外鳍片采用铝质或铝合金,通过采用不同材质的内鳍片和外鳍片,导热量不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扩散速度快,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1-外壳体、2-内壳体、3-外鳍片、4-内鳍片、5-液体流道出口、6-尾气出口、7-法兰盘、8-火焰通道入口、9-液体流道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油和燃气加热器用金属换热器,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内鳍片4、外鳍片3及法兰盘7,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7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增强碳化硅加热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飞机平尾大轴试验装置